呂吹摹�
只可惜,到了崇禎年間,這幾條,是一條都不具備了。
京營已經殘破不堪,根本就不堪大用,守禦北京城的兵力號稱是十來萬,但到底能用的有多少,誰也不知道——但能有個兩三萬就頂天了。至於兵員素質,那是不提也罷。而想要指揮得到,至少得有一個打過仗,有經驗的軍官團體,但京營都多少年沒打過仗了?哪裡去尋這麼一支軍官團體?
第874章 **二 大喜
前些年,韃子來犯,圍困京城德勝門,城內兵馬根本不敢出戰。幸虧建奴攻堅能力很一般,北京城又是城高池深,城外還有來援的邊軍牽制韃子,韃子這才退去。若是隻靠著城內的軍兵,那真是沒指望了。
其實自正德朝以來,京營就殘破的不成樣子了,當時為了振興邊軍,武宗正德皇帝還弄了一個邊軍京營對調的舉措。也就是說,調宣府大同等邊地的精銳軍兵入京師,拱衛京城。而京營計程車卒,則是調到邊鎮去,讓他們鎮守邊疆,打仗歷練。這事兒最後也什麼效果,京營還是頹廢如常,只不過江彬許泰等人統領入衛京師的邊軍精銳倒是名聲赫赫,名曰外四家軍。
之後那些年,經常傳出要整治京營的訊息來,但最後基本上都是不了了之。
要知道,京營的存在,可關係著許多人的財源呢!十幾萬京營的兵額,每年龐大的軍餉,最後都落到了那些人的腰包中,他們怎麼能允許整頓京營?那豈不是斷了自家財源。
至於兵臨城下之時無兵抵禦該怎麼辦——我管你呢!
阜成門城樓上,燈籠亮著,守城計程車卒正自聚在城樓中聊天扯淡。
城下忽然響起了得得的馬蹄聲,藉著,便是有喊聲傳來。
城樓中地上鋪著葦蓆,一幫人或坐或躺,他們都穿著明軍的衣服,但一個個哪有一點兒軍漢的樣子,懶懶散散的,疲沓的緊。
聽到城樓下面傳來的喊聲,一個軍官打扮的懶洋洋的打了個哈欠,踢了踢腳邊計程車卒:“陳三兒,去瞧瞧。”
“是,程爺!”
那士卒趕緊應了一聲,站起身來,一搖三晃的出了城樓,朝著下頭叫道:“誰呀,這大晚上的,嚎喪呢?”
城下傳來一個聲音:“八百里加急,西北軍情!”
“什麼破……”陳三兒晃著腦袋,罵罵咧咧道、
“什麼,八百里加急?西北軍情?”陳三兒忽然回過身來,大驚失色道。
得到了城下肯定的確認之後,陳三兒幾乎是屁滾尿流的飛奔到了城門樓子裡,高聲道:“程爺,程爺,是西北的軍情急報,還是八百里加急。小的不敢做主,請您的示,咱們要不要開城門?”
那程爺一聽,本來困蔫蔫兒的,這會兒也醒了,豁然站起身來,喝罵道:“還愣著做什麼!趕緊的,下籃子,讓他們把文書放裡頭,要是能上來個人也行!”
“誒,好,好!”
幾個士卒趕緊應了一聲,準備大籃子去了。
現在已經是晚上了,這城門無論如何是不能開的,但是這八百里加急的軍報可是不容怠慢,必須得送進來才成。所以便用籃子把其中一個送信的人及軍報給拽上城來。
很快,一個漢子便是被吊了上來。
那喚作程爺的軍官驗看過了漢子手中的走著火漆封口及上面蓋著的大印,點點頭,道:“這是真的。”
而後便是親自陪著那漢子下了城牆,朝著通政司趕去。
這各地的軍報奏章,都是要先走通政司那裡,然後再由通政司分發給內閣或者是直接上呈給皇帝。
這會兒通政司的大人們都回家歇息了,不過總還算是有人在值班,這加急軍情遞了上去,那留守的官員也不敢怠慢,去尋了通政使大人商量,通政使大人直接去了皇宮。皇宮自然也進不去的,但奏章是可以遞進去的。
崇禎皇帝強勢,許多重要的奏章,通政司都是直接給崇禎皇帝送去,而不是遞給內閣的。
於是當第二日,崇禎皇帝梳洗完畢之後,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曹化淳,便拿著奏章過來了。
這會兒天還沒亮,殿內燈火通明,殿外卻還是一片漆黑。
崇禎皇帝素來起得很早,於政事這一方面,他是極為勤奮的,從來未曾懈怠。明朝歷代皇帝中,在勤奮這一方面能與他相比的,可能也就是太祖皇帝了。遠超其兄長天啟皇帝和其祖父萬曆皇帝。
只可惜,這天下大局,幾乎是積重難返,終非是他一己之力所能改變。更別說,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