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的人上報到董策那裡,拿到了董策批覆的條子之後,再去工坊領取物資。
大致就是這個流程。
這樣做雖然使得整個程式更麻煩,但是用多少領多少,卻是有效的避免了浪費,而且有出有入,每一筆都是有跡可循,有帳可查,到時候若是出了岔子,直接就能追到責任。也可以避免有些管事兒的,上下其手。最重要的則是使得董策輕鬆的把所有的物資供應掐在自己手中,使其被充分的掌控,不至於脫離自己的視線。
因其地位重要,府庫裡面的人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不過劉大庫也知道霍青桐地位有些超然,很受大人信任——在他心裡,認為還是用‘寵愛’這個詞比較恰當——自然是不敢怠慢託大。兩人笑著說了幾句,劉大庫讓這些大車在院子外頭停下,一字排開。也虧得霍青桐這小院兒周圍空曠,沒幾戶別的人家,若不然的話還真是鋪排不開。
然後他讓人在門外擺了一張桌子,一張椅子,又在旁邊擺了一張椅子,然後招呼這些庫丁車伕們把糧包卸下來,在旁邊堆得跟小山也似。
霍青桐面向眾人,大聲道:“各位,我手邊兒上這些糧食,便是要發給你們的。現在,一個一個的來,把你們手裡的棉片兒和編好的甲葉放在桌子上,待我看過,若是無有差錯,便可以拿了糧食回家了!”
下面的婦人們亂糟糟的答應了,說什麼的都有,霍青桐也聽不真切。
她往那桌子後面一坐,指著排在最前面的那婦人道:“來,先把你的戶貼拿來我看看,再把你的東西擺在桌子上。”
所謂戶貼,其實就是古代的戶口本兒。
不光是後世有人口普查,在古代的時候,人口普查便早就已經存在了。幾乎每一朝建立之初,都要進行一次規模極大的,全國性的人口普查。在古代,主要目的是為了收稅——清查全國有多少戶,多少口,多少畝地,因為古代稅收的載體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民戶為載體徵收的丁口稅,一種是土地為載體徵收的土地稅。所以要保證朝廷的財政,清查戶口是必須的。
先人們早就懂得統計人口的重要性,春秋時期齊國管仲便有言道:“不明於計數而欲舉大事,猶無舟楫而經於水,險也。”他不僅推行“春曰書比、夏曰日程、秋曰大稽,與民數得亡”的常態人口統計,還注意調查人口素質,譬如每個農民能提供多少人的口糧,有專門技能的男人和女人有多少,鰥夫、寡婦、病人有多少,等等。秦國商鞅,也下令將全國總人口按壯男、壯女、官吏、商人、讀書人、殘疾人等十三類分別統計,此乃歷史上著名的“強國知十三數”。
清查戶口這事兒,早在數千年前的堯舜禹時代就有了,《史記》有載:“禹平水土,定九州,計民數”。這計民數,實際上就是人口普查,說的乃是大禹治水,天下平定之後,進行過人口調查。
西漢平帝元始五年,也進行過一次全國性“人口普查”,《漢書·地理志》中言道,當時全國共有居民一千二百二十二萬又兩千零六十二戶,伍仟玖佰伍拾玖萬四千九百七十八人,雖說其中肯定有錯漏,但是能做到這一步,耗費的人力物力,所下的工夫便可想而知。
但是戶貼這東西,卻是個新鮮詞兒,乃是本朝太祖洪武年間才出現的。
洪武三年十一月,太祖朱元璋曾對全國人口進行過一次聲勢浩大的普查,那時候不叫普查,叫——點閘對比。清查之後,給每戶編制戶帖,帖上首印“欽奉聖旨”,然後填寫戶主及家庭成員基本資訊,諸如姓名年齡之類的,還備附註“事產”、“戶別”等內容,也就是說,上面還記載了這家人的身份、從事的職業,以及經濟來源等資訊。譬如註明其是“軍戶”、“民戶”抑或“匠戶”等等。
這種戶帖,便是有據可查的,全世界上最早的“戶口本”。
自從洪武朝之後,戶貼這東西,便是沿用了下來。只是在這個年代,甭管是什麼制度,不管一開始的時候多嚴格,慢慢的也是都會懈怠,乃至於逐漸消亡的。隨著時光變遷,百姓們有遷移變化,有的家庭人口增長,子孫興旺,有的人性稀少,甚至逐漸消亡,有的地變多了,有的成佃戶了……有的軍戶考上秀才考上舉人考上進士當了內閣首輔了,有的民戶犯了事兒被全家流放了,有的匠戶活不下去了投奔李自成了……
整個大明朝都在變化流動,更何況其中的百姓們?之後幾朝,又都沒再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清查,於是那些戶貼,逐漸都失去了效果,變成了廢紙。而縣裡每隔幾年,都是會由衙門下面六房之一的戶房並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