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在追求什麼?我覺得自己有時候過於功利了。”張裴軍看著江面說道。
“沒有的時候想擁有,擁有的時候想另外一種東西,這就是人。”劉亞菲答道。
“我覺得跑得太快了,反而有些力不從心。”張裴軍心裡有一絲不踏實。
“我覺得你就是好強,其實慢跑也是挺好的。”劉亞菲握著他的手。
“我想給你創造好的生活。”張裴軍看著劉亞菲,深情地說。
這句話令劉亞菲感到無限的溫暖,有人為她去奮鬥,怎不叫人感動?
“謝謝你,你的這句話讓我很感動。”
“我該謝你才是,是你給予我力量,沒有你,我現在不知會是什麼樣子。以前的我很孤單。”張裴軍坦然道。
“在你身上,我能感到一個外地人闖天下的闖勁。我含著金鑰匙出生,反而不知道去要創造什麼。”劉亞菲一臉的淡然。
“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我是要給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氣。你就不一樣。我們能在一起真是太奇妙了。”張裴軍感覺自己已經愛上了劉亞菲。
“可能就是緣分吧。”劉亞菲淡淡地說道,她的腦海裡卻跑出陳宣的面孔,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愛誰,也許她愛的只是她自己。
10。避免因人而異的組織行為
新官上任三把火,張裴軍到了專案上,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這支專案團隊包含了營銷、設計、工程三個方面,緊緊地圍繞產品進行。
雖然張裴軍是專案總經理,但團隊下面的人基本上都是年紀比他大的,他明顯感覺到管理的壓力很大,如何和這些下屬溝通顯得相當重要。為此,張裴軍花費了不少精力。
專案組的工程經理是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對於工程質量和管理把控相當有經驗,他總認為張裴軍是營銷出身,不懂工程,有時候也不對張裴軍彙報工作,擅自做主,常常工作進展到了一半才告訴張裴軍。
張裴軍看在眼裡,但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他想對於年紀比較大的下屬,應該尊重為先,如果不影響公司發展的方向,他也不會過多地干涉。
然而狀況還是發生了,新的設計圖紙還沒經張裴軍簽字,工程經理就動工了,事實上政府的審批並沒有透過。在這位工程經理看來,工程計劃大於一切,如果沒完成計劃,年底就要扣他的獎金。
張裴軍看到這樣的情形,很是惱火,又不便於直接向上級彙報,他拿著政府沒有透過的方案找到了這位工程經理。
“梁志,政府的批文沒拿到,擅自動工的結果誰來負責?”張裴軍開門見山。
“大家各司其責,現在設計方案沒透過,你要找設計經理,我主要是負責工程的。”梁志在推卸責任。
“如果要整改工程,誰來買單?”張裴軍很生氣。
“那是公司的責任,我只管我這一塊工作。”梁志不嘴軟。
“你明明知道工程一經動工就不可改動,你還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張裴軍氣憤道。
“我對得起自己,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我在嘉匯十年了,沒人敢對我這樣說話,你算哪棵蔥?”梁志倚老賣老。
張裴軍聽了就更火大了,這位工程經理太不把他放在眼裡了,他只有向總裁彙報。
電話打到了程總那兒,程總相當重視,親自到了專案組來視察。這位工程經理把責任全推到了張裴軍身上,並把簽了字的計劃給總裁看。
總裁也沒說什麼,他看了看大家,只說了一句話:“不管結果如何,我們在崗位的人都要以團隊為重,誰不服從團隊管理,公司也會進行嚴懲。”
沒多久,這位工程經理就被撤了下來,雖然他已經在崗位工作了十年。
這件事對張裴軍觸動很大,這位工程經理已經在嘉匯做了十年,而且已經上了年紀,因為他的失職直接導致他的失業。透過這件事,張裴軍覺得一個公司要長期健康地發展,必須要有一些制度去支撐它,這樣才能避免因人而異的組織行為。
張裴軍找到程總談了自己的想法。
“程總,老梁是一位相當敬業的人,就是比較固執,但同時也體現了我們公司在組織制度上還不夠嚴密,我覺得有必要建立一個公司制度,保障企業能更好向前發展。”張裴軍遞交了他寫的制度計劃。
“你說得對,公司大了,光靠人管總有漏洞。我決定在你的專案上進行公司體制的試點,你看如何?”總裁道。
“我覺得可以啊,我會全力配合。”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