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深恐得不到個好死好埋!”

“喲,想不到你還想圖個好活法,”黃雪欽趁吳棗秀提腳橫跨轎杆時,暗地裡在她的大腿上捏了一把,“好呀,我就在菩薩面前給你討個饒,讓你在這世上多捱些時辰,想死想活都不成吧!”

“起轎!”李松福喊了一聲,打斷了這兩個人的鬥嘴駁舌,隨即,轎伕打轎出發了。

蓮花庵殿宇高深,金碧輝煌。觀音佛母合掌坐於大殿的蓮蓬座上。鐘聲悠揚,唸誦經文的聲音嗡嗡入耳,善男信女魚貫而入。

李墨霞的本意只是遊覽一下這個唐代遺留下來的古剎,藉以慰解她對仇道民不時復甦的相思之苦。

但當她步入正殿時,很快就被那神秘莊嚴的氣氛薰染,更生出了許多對人生命運的惆悵來。

她也跪拜在神像之前,並捐了香燭紙錢,像其他人一樣,抽了籤,展開一看:

“世事紛繁無盡頭,

莫向今生問因由,

榮華富貴煙雲事,

青山長在水長流。”

李墨霞不能明白這玄而又玄的籤語所含的確切意思,但似乎也感受到了某種哲理啟示。

李墨霞立在一旁等候黃大香母子進獻香禮。

黃大香拉著兒子虔誠地叩拜在神佛面前。她默默禱告,為兒子的平安長大祈求保卦。

主持儀禮的大和尚拋了三輪卦,都不順暢,黃大香見了,不免有些惶恐。

彭石賢則從進殿開始,便被這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氛所籠罩,他如痴如呆,除了東張西望,一切都聽任擺佈。

黃大香拉兒子再三頂禮膜拜,好不容易卦才拋轉過來,算是神靈應允了給予保佑。

李墨霞讓黃大香也為自己抽一簽,黃大香卻顯得遲疑猶豫,終於不敢。

[心語]黃大香:生死有命,命數在天,自己的命運怎樣,就任由它去好了。

黃大香並沒有忘記給吳棗秀求一簽。這並非是受吳棗秀之託,只是她近來見到吳棗秀與田伯林的往來甚密,很想問問神靈,他們是否有緣。

可李墨霞站在一旁讓她頗感不便,只得說:“石賢,你跟墨姨老師去看看佛塔吧──墨霞,我替孃家嫂子求一簽便來。”

李墨霞拉著石賢從側門走出殿堂,上後面小山坡觀賞佛塔去了。

黃大香替棗秀進了香,向主事的和尚說明了原委,抽下一簽,和尚給查出籤紙,末加解釋地念道:

“生性高強世豈容,

山迴路轉路難行;

路轉山回山有盡,

柳暗花明待晚晴。”

黃大香小心地摺疊起籤紙,藏入衣服的內袋,離殿而去。

[場景2]回程感懷

午飯過後,他們便走上回程。兩頂青色的布蓬轎從逶迤的山路上下來,有如兩隻凌空飄落的烏鵲。

石賢攀開轎簾向外張望,那是一幅幅神奇美麗的圖景:

近處,山巒溝壑在眼底盤旋轉動,古樹奇花起伏顛蕩。有時,鳥群從草叢中驚起,如亂箭穿空;

有時,還有野山羊在崖壁上奔竄張望;

遠處,山野田原就像一匹織錦,村莊散落在一片蔥蘢之中,房屋小如螺殼,行人渺如螻蟻。

宗教文化很能啟示人的想象力。黃大香用雙手緊緊摟護著孩子,小石賢漸漸睡著了。

[夢境]石賢在草地上跑著,跳著。他跨過溪流,騰上山峰,飄浮在空中了。

風起雲湧。在霧氣中隱約見到遠處有一片火光,火光中現出七級浮屠。

石賢聽到李墨霞老師解說的聲音:“佛祖就是在這裡坐化昇天的,佛骨埋在這佛塔下面,他的靈魂早已隨一縷青煙而去了。”

佛祖在火光中向石賢招手。石賢繞塔轉了一圈,他又不敢近前,那火越燒越大,越燒越近,火終於吞沒了他。

石賢緊閉了一下眼睛,佛祖來到他的身邊,拉著他的手:“跟我們去吧!”

[返回]這時,石賢聽到了母親的聲音:“醒醒,石賢,別亂掙。”

石賢睜開眼睛望了母親一眼。母親用手抹著他的額角說:“呀,你熱出一身汗來了,就別睡吧!”

可是,石賢只動了動身子,又閉上眼睛睡著了。

[夢境]佛塔頂上的門洞開著,石賢走了進去。殿堂軒昂高大,左右兩壁的壁龕上或坐或立著許多神佛。有張口大笑的,有怒目相向的,有慈容頷首的,有漠然遠視的。

從蓮蓬座上走下一位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