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的文字描寫竟然顯得瑣碎而蒼白,它已經稱不上文學語言了。所以說,將文字變成影像,是一個點化出新的過程。頗具“可讀性”的文學作品能否成為“可視性”很強的影視劇,最終要取決於導演的藝術功力。
決定影片放映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應該是故事情節的演繹,當然,對於文學作者來說,根據故事情景大體估算一下影片可能需要的時間必不可少,但這也不可能絕對準確,因為,導演的剪刀自有它的選擇標準與取捨尺度。
三,不僅文學劇本的整體結構,大部件(章節)必須與影視劇的分部分集相對應,便是文學劇本的自然段落也應大體上適合影視鏡頭的劃分與剪接。
電影電視由不斷變化的動態畫面組成,他的場景切換簡捷方便,時空變化十分迅速,這大大推進和加速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性格的展示,在這方面,電影電視無疑是一門頗為現代化的藝術。
人們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思維方式也必然發生變化。現代小說講的“意識流”;影視作品講的“蒙太奇”,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一種跳躍式的聯想思維上。更為可喜的是,當代影視作品已經成功地培養和提高了廣大觀眾的藝術領悟能力,形成了一種快節奏的觀賞習慣,他們對頻繁切換鏡頭的影視藝術手法已經不再感到眼花繚亂了。
有人哀嘆小說已經“死亡”,這隻能說,是許多人感到了當代小說創新的必要性。其實,任何文學體裁都處在不斷代謝的過程之中,小說也需要不斷革新,革新無疑很艱難,但憂心小說因此“死亡”則大可不必。就像這裡講的“文學劇本的自然段落應適合影視鏡頭的剪接”,它不只是給影視劇的再創作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它也是小說創作革新的一條思路。當前,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藝術觀賞習慣的變化,也不完全是影視藝術的功勞,它首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一些藝術手法也不是影視劇所獨有,僅僅是它使用這些技巧的經驗積累和運用更為成熟,傳播與推廣更加普及罷了。例如,“枯騰老樹昏鴉,斷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還有“雞鳴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類詩句,它寫景敘事的方式就十分類似影視鏡頭的連結與切換,反過來,你說影視鏡頭的剪接體現了詩句跳躍性的結構方式也未嘗不可。本來,文學作品中的分行、分段、空行、空頁與影視鏡頭的劃分連結,其組合與結構藝術部件的作用是相同的。現代小說要進一步發展,關鍵問題是如何加快敘事的節奏,只有揚棄那些“花開兩朵,話說兩頭”式的過度性字句和段落,頻繁排程排程時空景場,這才有可能使文字變得簡潔洗練,文章的結構也才會更加緊湊。不過,有時候,導演為增強視覺效果,使畫面富於變化,也會把一些連貫性很強的情節剪下開來交叉連結,而文學作品大概沒有必要把段落弄得如此零碎。
四,既然影視劇本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就不可能放棄文學特有的藝術手段。比如,像這樣描寫人物肖像的文字:“黃大香三十歲不足,頭額稍高,也顯得敞亮,這似乎有失女性的清秀溫柔,但是,與她那方正的臉盤相配,又自有一種端莊持重的儀態。特別是,當笑容從她那恬靜的嘴角舒展開來,稍稍露出一排整齊潔白的牙齒時,則更能顯示出女性美的神韻:這是青春煥發出來的和悅光彩,也是成熟展現出來的慈善容顏。”在電影裡,人物的年齡與相貌早為導演對演員的選定、化裝師的裝扮和攝影師的配光決定了,上述文字似乎純屬多餘。而且,像黃大香那種笑容,單憑這兩行文字的描述更是無法模擬,演員只有在完全把握住了這個角色的心態神韻、精神風貌之後,憑藉他自己的生活體驗,才會自然而然地表演出來,可這時侯已經不在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具體笑法,只要求做到神似就好。於文學作品而言,類似的肖像卻描寫卻正是啟示和引導讀者(也包括導演與演員)在閱讀時逐步心領神會,最終獲得一個完整的、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寫這些還絕對不行。
不僅肖像描寫,環境描寫也一樣。像小說《左青石》一開始就用了大段的文字去描寫青石鎮的景物,寫青石峰、青石庵、青石橋、青石長堤、青石鋪成的街面,以營造出一個古樸、偏遠、閉塞、遲滯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寫這些,故事無法鋪展,人物無處安放。電影同樣少不得類似的場景,但它的表達似乎沒有這麼的“煩瑣”,一二個推移搖拉的外景鏡頭就足以解決問題。導演執導的文字也許就一句話:一處南方的山鄉小鎮。導演之所以可以這樣交代,是因為他不必面對讀者,只要心中有數就行,他的“煩瑣”功夫不在紙上而在選景、佈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