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人吧這個還比不上你們李家的女兒
然而李母卻不這麼想,她一方面害怕李茵孃的事情敗露壞了李家的名聲,搞不好李氏家族連同自己孃家的女孩都難出嫁了,一方面她雖然心疼孫女孫子的死,但是死去的已經死去,活著的還得活著;況且不知道當時李茵娘是怎麼跟李母解釋的,總之母女兩抱頭哭了一場,母親便決定幫女兒隱瞞。
有時候李茵娘不愧為商人之女,她心裡的彎彎道道可不比富有經商天賦的的李大哥和李安少,腦袋瓜子聰明得很。
自古孝字比天大,就算再皇帝老子面前,也比不上孝道重要,老母親就要跪下里央求自己了,李大哥能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橫豎李茵娘都是要出嫁的,李大哥決定忍著,忍到李茵娘出嫁了自己再生孩子,到時候李茵娘一回孃家就讓自己媳婦帶孩子回孃家躲,等到雙親百年以後索性再不跟她來往。
雖然李大哥算是光明亮堂的打算,但是心裡的沉重卻揮之不去,對妻子的愧疚更是與日俱增。一方面無法面對妻子對下一個孩子的殷殷期盼,一方面又因為隱瞞真相覺得愧對妻子,李大哥終於受不了,親自帶著船隊出海開發新航線了,因為害怕李茵娘再找揭發她的四郎的麻煩,也順便帶了李安一起出海了,最終,因為這樣他們逃過了那一劫,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而他們一直以為死在戰亂中的李茵娘,猶如打不死的小強,果然完好如初地活了下來,還順利地找了回來。
說實在,李大郎並不想再見到這個女人,一見到她,他最想做的就是掐死她。然而母親當年含淚的哀求彷彿還在眼前,這也是身為孝子的悲哀。
 ;。。。 ; ;
第三十九章 寶月樓偶遇
更新時間:20130310
距離信王大婚的熱鬧場面過去已經一年多,但是因為一年多來皇家少有熱鬧可看,當年信王娶個平民王妃的話題如今還是讓人津津樂道,不時八卦一下信王妃有多美多漂亮,迷得信王暈頭轉向什麼的,有下流的小混混還八卦起新王妃和趙構的緋聞,天知道他們是怎麼捏造出來這麼個風流韻事的。潘貴妃聽到自己民間耳目傳回來這種訊息後,笑得肚子都疼了,趙構再沒品,想必也不敢搶老弟的媳婦。要知道宋人最重倫理,所以宋朝皇室鮮少像別的朝代有亂、倫的香豔野史。
李清月今天很有閒情逸致,正在帶著一群浩浩蕩蕩的黃伯顏給她配給的保鏢巡查剛落成不到半年,開張不到一個月的宋朝版“百貨公司”。
為了建造這所具有現代化便捷、整潔的古代版“百貨公司”,李清月可算是把大宋目前能達到的所有建造工藝都應用上了。這所請趙構親自御筆提名的超市名為“寶月樓”,黃伯顏取的是李清月和黃寶珠兩人的名字,權當是兩人的私產,單單這棟樓已經耗資無數,也虧得黃伯顏大方捨得。
李清月雖然想著微服私訪,無奈這寶月樓裡的大多數服務員都是從玲瓏閣出來的老人,對李清月可謂是熟悉得很,一個個見了她都熱情非常地過來打招呼,弄得李清月頗為鬱悶。
寶月樓共建了三層,其高度在汴京城算不上突兀據說有棟豐樂樓在馬行街;原名白礬樓;又叫樊樓。三層高;五幢樓;是個大型建築群;繁華熱鬧,很多著名的文人詩客都去那裡喝過酒,泡過妞建在皇宮旁邊,比皇宮的宮牆高上許多,登上那座樓的四樓北樓上就可以俯視皇宮,宮裡的皇帝做啥都能看的清楚。大宋皇帝對這種這種公開偷窺自家**的事當然無法容忍,是以,透過各種渠道明令暗示的,讓豐樂樓立下規矩:北樓嚴禁有人出現探看。看到這裡也許大家有些不敢相信,竟然有百姓敢把樓修的比皇宮還高不說,還要偷看皇家內苑,對此皇帝也是無可奈何,最終僅僅迫使百姓不要去偷看,要換在哪個朝代,人做主的鐵定不管有理沒有都把你的房子給強拆了,或者強行沒收為免費新行宮了,哈哈。
接著說,寶月樓跟風樂樓一樣,建了三層用的水泥鋼筋結構,地基也打得很結實,其實還能夠起兩層,但是李清月擔心風頭太盛會招來麻煩,所以只是中規中矩起了三層,最頂層做飲食買賣,屋子四面八方全用精緻的鏤空木窗鑲著整塊大塊的玻璃,牆面用石灰粉刷得雪白雪白,顯得屋內特別明亮寬敞,往外望去視野也極好,周邊風景盡攬眼底。開業短短數十日已經好評好潮,很多人紛紛慕名前來體驗,特別是下雨天的時候,有人專門訂了靠窗的位子看雨滴答滴答地掉落在玻璃上,濺開水花,還一副陶醉無比的模樣。
寶月樓一樓、二樓開設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