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跳出最為機靈、身手最好又極其擅長騎射功夫計程車兵出來,組建了一隻精騎兵團,由呂恪負責;又分了五千擅長射箭的弓手交給宋炎,讓他出任弓兵軍使;又分別給了了兩萬兵力給邵雲、邵隆兩人,是為大宋人數最多的兵種步兵。

其中呂恪五千人的精騎部隊條件最為惡劣,無論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要穿著的盔甲都好辦,但是大宋極其缺乏的馬匹卻真的很不好辦。

從西夏偷渡走私過來的馬匹根本比不上大金國的膘肥馬壯,而能從戰場上俘獲的馬匹真的是少之又少,零零散散都湊西湊也才湊夠了四千多匹馬。

吳玠聽聞李彥仙準備要做的大事後挺感興趣的,還很大方的表示有什麼需要的自己一定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可是一聽到李彥仙想要馬匹後,忙腳下一抹油便溜走了。這年頭軍馬可是你有錢都買不著的寶貝啊,是個有頭腦的將軍都希望自己的部隊戰鬥力越來越高,豈能這麼大方把能有效提高機動力的寶馬送上

所以,呂恪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詞,難辦啊。

呂恪左思右想沒辦法,只好每隔一段時間就帶著一小隊兵馬前往大宋失地、如今的金國轄境內偷襲,目標就是他們神駿的馬兒。經過他們不懈努力,前前後後的收穫還真是不菲,不過離大金國的還是差遠了。

金國騎兵部隊是人手三匹馬,一路上輪流替換著騎,從來不怕會透支坐騎的體力,能充分保證戰馬的戰鬥力。而呂恪他們的部隊,連人手一匹都沒做到,所以未來的路還長久著呢。

黃氏在接到李彥仙派人送來的李二叔夫婦倆人的回信後,便迅速收拾行李準備回家。

張氏和李二叔果真是對有見識的夫婦,一致認為李夕留在京城讀書再好不過,他們都是俗人,心底是很認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的,這李夕要是考中了進士,可是真的給老李家給爭光了呢。張氏還琢磨著等黃氏就跟她商量商量讓自己去汴京照顧姐弟三個,順便照看李夕讀書呢,畢竟總這麼麻煩黃氏的哥哥也不是這麼回事。

李夕看著黃氏收拾東西,還沒意識到自己就要被狠心的爹孃留在京城了,將要回到闊別已久的家使得李夕頗有些精神緊張振奮。

李清月幫著黃氏把衣服疊進藤條編織的小箱中此物是李清月特地請了藤編制品的高手做的,而且很快在陝州地區流行開來,起其推廣的速度快得讓李清月都沒回過神來,錯過這一商機使得李清月沮喪了好一段時間。因為大部分行禮以及特產都被李彥仙他們帶走了,黃氏要拿的東西倒也不多。

李夕坐在高高的椅子上晃著腳丫子,咯吱咯吱地笑得非常高興:“四姐姐,小夕明天就能回家咯回家咯。咯咯咯,五哥一定羨慕死我了。”

黃氏和李清月一愣,他們貌似好像都不約而同地忘記了一件事情

李清月清咳一聲,蹲到李夕面前道:“小夕,留在京城陪我和三哥好不好這裡不好玩嗎”

李夕有些疑惑道:“這裡很好玩啊,有好多小夕沒見過的東西。可是這裡又不是小夕的家。”

黃氏一把把李夕抱了過來,直接說開了:“六郎啊,你爹爹媽媽說了,讓你留在這裡讀書,有東生黃二郎的字陪你一起呢。還有你三哥、四姐都在這裡。”

李夕揉了揉眼睛,不怎麼樂意:“大伯孃,小夕想回家了。不想留在這裡。”儘管這個城市有很多新鮮好玩的玩意兒,可是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家的狗窩,當然想回家咯。

黃氏揉了揉他的小腦袋道:“六郎,你還想不想做個小男子漢了咱小夕是個大孩子了,你不是說過要讀很多很多書,將來做個為民請命、造福百姓的好官嗎”李夕在幼學所呆過,那裡有很多窮苦家庭的孩子,早早的接觸到這些使得李夕感觸良多,並在得知張小寶家的事情後很嚴肅地跟張氏說了他的理想。

李夕是個聰敏的乖孩子,聽了黃氏的話有些猶豫,拿不定主意到底是要回到家裡的溫暖窩還是留下來讀書。

李清月捏了李夕的小臉蛋一把,跟黃氏提議道:“媽媽,不如讓嬸嬸過來照顧李夕吧。”想了想,好像要拆散夫妻倆實在有些不地道,又道,“二叔想來也可以來呢。”

黃氏是知道李二叔的個性的,笑道:“你二叔怕是叫他來也不會來呢。”李二叔是個一切以兄長為先的人,如今李彥仙正在進行如此重要的改革事宜,他會拋下兄長的事情跑來汴京才怪。再加上他是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鐵血教育的父親,肯定不樂意看到李夕這麼黏糊人。

李清月聳聳肩,有些同情地看著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