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貴妃安慰道:“沒事,咱挑點有靈氣的,慢慢來。”潘貴妃心想,這些官就算正經科舉出來也做不得好官,還得經過專業培訓才行,不過怕這個想法嚇著趙構,忍著沒說。

 。。。  

第二十章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更新時間:20121110

轉眼間到了八月,亂哄哄的開封終於平靜下來了,經過半個多月的熬夜整理,黃潛善跟宗澤還有幾個部下在橫敲側擊、深入探訪之下,終於給趙構選出了一批比較可靠的義軍兵丁。這些首領們其實黃潛善是真的也不敢用的,但他也不敢就此打發出去,那不還得反了。

在這批人裡,黃潛善比較看重的是楊再興此人在歷史上是岳飛的得力戰將,非常勇猛,不過岳飛除了他還有很多猛將的,所以在這裡就把他搶過來啦,此人還是比較有報國意識的,經過宗澤跟岳飛的洗腦,居然痛哭流涕了一番,所以黃潛善很是滿意。不過這個楊再興原先是在流寇曹成手下的,曹成對他有識人再造之恩,可是黃潛善不喜歡匪氣甚重的曹成,所以很是為難。要是不提拔曹成,別人會怎麼看呢楊再興會願意嗎

黃潛善一連幾天眉頭緊鎖,很是煩惱,決定請教請教宗澤。

宗澤聽了黃潛善的心事,有些奇怪地看了黃潛善一眼,道:“這些事請自然由官家定奪。”

黃潛善聽了恨不得拍自己一巴掌,自己好像又進了死衚衕,官家當初雖說便宜行事,但是這樣的選擇領兵大將大事還是由官家決定比較好,一不小心又攬了權啊看來自己真是太不謹慎了。

幾天後趙構的旨意快馬傳來,任命楊再興為皇家中路軍兵馬都監,補承信郎,直接聽命於皇帝,領兵10萬屯守應天府;任命黃潛善為南京應天府留守,責令皇家中軍軍屬即刻收整,九月初開往建康府今南京。又分別任命曹成、曹亮兄弟為皇家右路軍兵馬都監和副都監,補秉節郎,領兵八萬屯守濠州。楊進、丁進人皇家左路軍兵馬都監和副都監,領兵8萬屯守汝州。最後任命張用為皇家三軍副元帥,可在皇帝的許可下代他上場指揮作戰。其實在趙構陰暗的心裡,是不願意給張用這個頭銜的,無奈人家名氣大,聲望足,不能不給面子,所以只能妥協,但是趙構還是耍了個詭計,讓黃潛善帶這幾員猛將到揚州給他瞧瞧,親自賜予戰袍、刀槍。嘿嘿,其實這一瞧,他是不打算放張用回去了的。趙構又下旨讓黃潛善挑10萬精壯士兵前往洛陽,撥給翟家兄弟統帥,守住皇陵和洛陽。

其他剩下的兵丁全都打散編進宗澤的部隊,留給他守衛汴京。差不多百萬的大軍其實剩下不到五十萬,在扣除掉隨軍家屬,那就更加不多了,雖然如今軍隊真的算是宗澤的了,但是他也不敢叫著這麼點人馬北伐了。趙構終於放下了心裡的大石頭,有了心情玩樂,每天跟張氏在寢宮廝混,樂不思蜀。

不過在此之前趙構把汪伯彥貶成了明州刺史,沒有再任命丞相,大宋相位空在那裡,引得一群人就像盯著肉骨頭饞的流口水的狗狗,使勁的搖著尾巴,努力討好趙構,所以南宋朝廷一切執行妥當,沒出現什麼紕漏。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李清月坐在外院的石凳上,一邊用小榔頭敲著核桃,一邊哼著怪里怪氣的現代歌謠。這些核桃是一戶農戶送來的。至於農戶為啥送核桃來,得說到辦學校這件事。

李清月在府裡閒了一週,覺得無聊,便建議李彥仙建個學校,把軍屬的孩子都弄來讀書。雖然北宋是個出了很多讀書人,文化發展達到鼎盛的時代,但是還是有大部分的窮人沒有機會接觸到文化知識的,更何況到了如今的戰爭年代,很多讀書人也許都死於戰火中了,所以李彥仙覺得這是件好事,應該辦好,便應允了。

剛開始的老師沒有別人,就兩個:她自己跟劉老倌;學生也不多,府裡劉老倌的小兒子,陳春生的小侄兒陳雲,還有幾個小孩。大家其實挺鄙視的,這日子過了今天說不定就沒明天了呢,讀什麼書呀還不如耍上幾棍,練練力氣比較實在。

不過後來被李府僱的兩個僕婦回家宣傳,慢慢傳到全城,城裡的有錢人家急得找上了門,你辦學校怎麼不叫上俺呢知識就是力量啊這亂糟糟的年頭教書先生本來不好找,還以為這下一代就給斷了呢,正急得上火,你這當知州的悄悄開個學校,也不通知別人一聲,實在太過分了

李彥仙在衙門被堵住,鬧了半天才明白,原來自己沒敲鑼打鼓通知全城那是堅決不對的,還得幫他們辦個府學。李彥仙挺為難的,去哪給他們弄讀書人啊他也就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