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說話的這個是最大的弟弟李衛國,其它兩個分別是李定國和李振國,一看就是那個時代取名字的慣例,全部要和國家捆在一起。
“衛國,今天是那年那月多少號?”燕冰又問
“姐,今天是八一年九月七日,怎麼啦,明天就是我生日。。。”衛國紅著臉回答了燕冰的話。
“衛國,娘做什麼去了?”
“二姐,娘去隊裡出工了,天天都是這樣,現在是農忙,很多事,娘還得去做事掙工分才可以分到糧食。。。。。。”看來這個時候還沒有分田,畢竟燕冰以前是從事農業方面的研究,對這些還是很瞭解的。
其實有些地方早就將田給分了下去,不過是私底下分的,特別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978年冬,小崗村18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按下鮮紅手印,實施了“大包乾”。這一“按”竟成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掀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自強不息的小崗人創造出了小崗村精神,那就是“自力更生的奮發圖強精神,實事求是的和諧求真精神,敢為人先的突破創新精神”。小崗村也由普普通通的小村莊一躍而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
不過燕冰回想起來,好像全國上下大分田地到戶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了,出工分這種事情在今年也將全部結束,到時全部要靠自己家裡種植。
“沒事了,你們三個吃飯沒有?”
“二姐,我們吃過了,鍋裡還有呢?是娘做的米湯,很香的,二姐要不要吃,我去裝給你”,說完衛國就跑了進去不一會兒就端出來一碗米湯,看上去還不錯,白白的一碗,燕冰小心的接過來一喝才知道米湯裡就沒幾粒米,光是一碗水,但燕冰還是一口氣喝了下去,一是自己也餓了,二是不忍心讓三個弟弟傷心,這可是娘做的,弟弟都說很香,難道平時不是吃這個。
“衛國,平時你們和娘都吃什麼?”
“二姐,你不知道,爹今年一過年就走了,娘一個人掙的工分不夠我們吃的,平時我們就吃一些紅薯,豆子,冬天可以吃蘿蔔,不過吃多了蘿蔔會放屁,我們都不喜歡吃,很少有米飯吃,今天下雨很少,地裡的穀子長不出來,早稻收成很低,村裡人又多,按工分算,咱家裡上半年就分了一百二十多斤穀子,打成米才一百來斤,姐,你不知道大夥都羨慕你,說你在城裡上學有國家供應,每天有白米飯吃。”
“衛國,那你想不想吃白米飯啊?咱村裡有沒有小賣部或者商店什麼的,去買一些米來吃!”
“二姐,咱村那有米買啊,咱村就沒有什麼商店,這得去鎮裡供銷社去買,而且那裡不賣米的,只有一些用的東西,要票才可以買到的。”這時燕冰才想到現在國家經濟還是很緊張,想買什麼東西也得去供銷社買,並且還要票的,如布票,油票什麼的。
“那我們一起去鎮裡買。”
“二姐,算了吧,從家裡到鎮上到過大豐山和小豐山,走路得**個小時,這一去就得明天早上才到,況且咱家也沒錢。”看上去衛國的成熟已經和他的年齡不相符,這也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吧。
燕冰鼻子一酸,眼淚都快流下來了,“衛國,定國,振國,姐一定讓你們吃上白白的大米飯”,自己好歹也是搞農業,研究水稻的,不能讓自己家裡的人每天餓著。
“二姐,你真好!不像大姐,每次回來還要從家裡拿走一些米,二姐,家裡米也沒有多少了,我等下還要去挖些野菜來,山裡野菜可多了,野芹菜最好吃,還有馬齒莧。。。”
“衛國,姐和你一起去。。。”
燕冰捂著紅紅的眼看著衛國從房子後面拿了兩把小鋤頭,一個小背蔞,燕冰轉身將兩另外兩個弟弟也給位上一起向屋後面山裡走去,定國和振國兩個小傢伙長得圓呼呼的,不過臉上到處是黑黑的一塊塊的髒東西,燕冰在後面小池子裡給兩個小弟弟洗了一下臉,又用手抹淨他們身上的水,兩小傢伙嚷嚷著拉著燕冰的手,嘴裡姐姐姐姐不停的叫呼著,跟在衛國背後。
看著衛國纖瘦的身子揹著背蔞和小鋤頭,燕冰伸手從衛國背上拿過來兩把小鋤頭,衛國轉過身嘿嘿的笑著。
“姐,你有幾年沒有回來了,咱爸媽還以為你出了什麼事,一直沒有訊息,咱娘經常在灶房裡哭,肯定是想你了,今天見你回來了,娘特意去爸的墳上燒了紙錢上了香。咱爸死的時候你也不在家裡,是村子裡鎖子叔和胖子叔幾個人幫咱把爸埋的,咱爸的墳就在那邊一點,等下挖完野菜,咱們去看看,我好想咱爸。姐,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