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年疫氣流行,三個人不幸感染,更沒力氣幹活了,只能坐在家裡等死。
當時民間乏糧,到處有人揭竿而起。一天,一夥暴民闖到了張家,見兄弟三人天生異相,肅然起敬,不由分說奉他們為師,打起了“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的旗號,攻州掠縣,遂成一方勢力。
至於那三卷《太平要術》,在他們離開家後一直寂寞地墊在桌子腳下,原來兄弟三人沒一個認識字的,白費了南華老仙一片苦心。
我的朋友張角,看了漢朝張角的這段歷史,喟然長嘆,回到北京,扔掉摩托車,立地成佛,不再做旅行家的夢。現在,北京的張角最注意的就是身體健康,據說減肥初見成效,瘦身已達九公斤云云。
2、天生賤貨
張角兄弟從前衣食無繼時,經常幻想著能吃到美味佳餚。有一天,漢靈帝出巡,下榻在他們附近何家的大宅子裡。何家的廚師到張角家來顯擺,說,皇上每頓要吃一百多道菜呢。張角羨慕地說,唉,大丈夫亦當如是啊。張寶卻不耐煩,說,彼可取而代之。只有張梁鬱悶地大喊,哥,我要吃窩頭——他們已經很多天很多天連窩頭都吃不起了。
黃袍加身,被迫造反後,手下人給張家三兄弟許多不自在,但在食物供應上,卻從來 沒有讓他們難受過。這些人讓他們住在一所富麗堂皇的大屋子裡,平時不用幹活,但也不能隨便外出,以便接受愚民的朝拜。張家三兄弟感覺非常幸福,因為手下人為他們配了一名專門的廚師,讓他們想抱怨都沒時間開口——他們的嘴時刻都被大量精美食物堵著。
沒事的時候,張家三兄弟經常感嘆,想起萬惡的捱餓的日子。實在難以想象,像他們這樣的人從前居然吃過草根樹皮觀音土。不用捱餓的日子是幸福的。
在總結美食生涯時,張角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螃蟹,還是我所欲也。三者不可得兼怎麼辦?張寶說,我愛吃魚。張梁選擇熊掌,張角自己選擇螃蟹。
張寶吃魚很講究,只吃清蒸的。他認為,清蒸,是人所能給予一條魚的最高禮遇(在這件事情上,後世專欄作家沈宏非與張寶不謀而合)。而張梁吃熊掌則要油煎的。張角的煩惱在於,螃蟹,尤其是吳地的大閘蟹,最麻煩的就是吃完了雙手油乎乎的,十指盡染……
偶爾,也會有從前的熟人託了關係來找他們,比如從前何家的廚子就曾經來過,一進到他們的屋子裡,就吃驚地說:“夥矣,角之為王沉沉兮。”這意思要是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張角,你丫做大王做得太奢侈了啊。”
聽了這話,張角很生氣,但想到他曾經為皇上做過飯,就不怎麼生氣了,只是命令他整治出一桌上等酒席來,但何廚子被押到廚房,卻什麼都不會做。三兄弟生氣地問:“你不是皇帝的廚師嗎?”何廚子只好如實回答:“何家做一頓飯要上百個給廚師,我做了十年,只是專門剝蒜的。”
張角真的生氣了,把何廚子砍了頭,又讓人從各地抓來了一百多名廚師,也要擺擺皇帝的譜,一頓飯做了四百多個菜——據說後世到了慈禧太后才達到這個數量——菜流水價搬上來後,三兄弟卻呆呆地坐著下不了筷子,一個個做出若有所思的樣子。最後,張梁小聲說了句:“哥,其實我現在最想吃的是窩頭。”張寶也小聲說:“哥,我也是。”張角扔了筷子,嘆息道:“唉,看來我們真是天生的賤貨啊,改不過來了。”
3、半部論語
張角兄弟斗大的字識不了一籮筐,造反後,時間長了手下人不免有些瞧不起。張角左思右想,派人抓來了天下最有學問的蔡邕,充為行軍教授,同時也抓來了蔡邕的兩個雙胞胎書童賈演和賈源。
每天,張角三兄弟雞鳴即起,先跳舞鍛鍊身體,他們稱之為聞雞起舞,然後讀書。他們住的宮殿里居然經常傳出琅琅的讀書聲,讓熟悉他們的人吃驚不小。當時,《三字經》、 《百家姓》等都還沒有,但總得找個簡單點的教材啊,蔡邕無奈,只好不顧歷史程序地選擇了朱熹的《四書集註》作為他們的識字課本。
先從《大學》講起,蔡邕讀一句,讓張角兄弟讀一句。蔡邕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張角跟著讀:“大學之道,在明明……老師,這裡多印了一個‘明’。”
張寶說:“老師,‘止於至善’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要殺掉所有行善的人。”
於是,張角下令,在領地內所有修橋補路做過好事的人都抓起來統統幹掉。
蔡邕毫無辦法,只好放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