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加特林機槍,戴著護面頭盔的頭部轉了三十度,揚起下巴向數百年來第一個登上新伊甸戰艦的地球人軍官致敬。
那些人是克隆人!
第一眼看過去,哈洛溫就確定了這一點。
技術兵、機械師、飛行員,包括那些身穿怪模怪樣的全身護甲計程車兵,相同職業者們具有極其相似的相貌與氣質。他們也不在乎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克隆人在表世界的倫理體系中的尷尬,就這麼大刺刺的排著整齊的佇列,驕傲的出現在一位自然人的面前。因為觸及到了人類心中最渴望的“長生”,克隆技術曾是被人們熱捧的物件。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克隆技術的種種弊病也暴露出來。
如果說倫理學或者其他什麼的問題在人類的貪心和**面前什麼也不算的話,那麼“克隆體起始年齡”的魔咒就直接給人們的熱情澆了一盆涼水,透心涼。
這個魔咒的強大之處在於,所有克隆體的染色體端粒長度都受限於母體的體細胞,你不可能指望一個30歲的人的體細胞染色體端粒長度和受精卵一樣長。而染色體端粒只能承受三十次左右的細胞分裂。因此,不管克隆體外貌如何年輕,其壽命基本上就等於自然年齡減去母體目前年齡了。
這個魔咒直接掐死克隆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可能的同時,也徹底限制了克隆體的軍事運用。培養一名二十歲精英士兵的克隆體,使之具備作戰能力的時間,在不使用後患極大的綜合生長加速劑的情況下,超過十五年。而這位外表十五歲的精銳士兵的身體狀況,和已經走下坡路了一段時間的三十五歲士兵沒有任何區別,胃潰瘍、關節炎和神經痛都是多發時期,直接就可以做退伍處理了。而若是使用綜合生長加速劑的話,且不說因此造成的“廢品率”有多高,巨大的開支下產生的最終產品的使用年限卻只有五到八年!平均到每一年,一名普通精銳士兵的開支成本超過一輛主戰坦克的生產價格。
因為這重重的限制,即便是暗世界數一數二的時空管理局這樣的勢力,在多年的研究之後,也無奈的暫時中止魔導士克隆體的相關研究,重新轉回從自然人中挑選魔導士苗子的道路上來。
時空管理局的提督自然不知道為了破解克隆人身上的種種限制,新伊甸無法地帶的人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在薩沙共和國的全盛時期,他們的探險隊走遍了新伊甸每一個能到達的星球,收集了難以計數的各種環境下的動物以研究各種各樣的細胞複製方式,從而創造了無數生物學和機械學上的奇蹟,在機械生物融合領域遠遠地走在了五大帝國前面。薩沙共和國崩潰之後,為了搶奪這筆豐厚的遺產,各方勢力不知道進行過多少明爭暗鬥。身處北天星區的fdk在這方面的所得自然是不如那些近水樓臺的南天星區聯盟的,但在強大的財政支援下,突破克隆人初始年齡魔咒對聯盟和私人的研究者來
說並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在實際利益甚至生存需要面前。什麼倫理什麼成本都得一邊去。薩沙共和國崩潰後不到半個世紀,克隆人浪潮就再
次從無法地帶向帝國區域席捲,即便是頑固堅持某種傳統的艾瑪帝國也一樣無法置身事外。而且在無法地帶,難以保障人力資源的無法地帶各聯盟勢力甚至將克隆人技術作為聯盟生存與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來優先發展。藉助薩沙共和國全盛時期的科技碎片和得自血襲者豐富到極點的基因組資料庫和實際操作經驗,出現在無法地帶的克隆人囊括了從艦上崗位到空間站服務人員在內的眾多工作,近年來更呈現了與自然人分庭抗禮的趨勢。若是薩沙泉下有知,面對這種局面怕是會笑的在天堂裡打滾吧!
曾經林蒂?哈洛溫提督認為,自己的實力是專門用來在暗世界應付規格外的穿越時空者的,在表世界,自己只要扮演一個賢妻良母就夠了。然而眼前的這些身穿不明材質護甲,每個人身上都有百倍於一般人能量反應計程車兵、士兵和艦員背後線條剛硬而優美,突出數根粗大炮口的艦載艇,以及侍立在艦載艇旁小一點,外形更相近於螞蟻或蜘蛛,扛著似乎比身體還要粗大的武器,一看就知道是以戰鬥為目的設計的戰爭機器,卻清晰的向她傳達了一個概念:魔導士與普通人,表世界與暗世界,在這裡的人們看來,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不是嗎?哪怕是那些身穿灰色連體工作服,頭戴工作帽的技術兵,從自信、冷漠而充滿兇猛氣息的眼睛來看,他們根本沒把自己和他人的性命當作一回事,是徹頭徹尾的戰爭機器。
更不要說那些身著灰色護甲,手持武器的專業步兵了。揚起下巴,與其說是傲慢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