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和114號礦場的東南角分界線上。
兩個礦場用一個籬笆從地表分開,但地下是連線在一起的。
他記得114號礦場的東南一帶有礦場唯一的寶石礦脈,如果從他所在這位置往下挖,然後改道往西北方向走,恰好能碰上這條礦脈。
布拉切不知道這條礦脈的存在,他也不知道這條礦脈隔著115號礦場很近,只有二十米的樣子。
既然布拉切不仁在前,那就不能怪李杜不義在後了!
他用小飛蟲探查清楚了地下的情況,然後僱傭工程師做了一張礦洞設計圖紙,最後將哥斯拉和狼哥叫過來一揮手,道:“這裡,往下挖!”
810。蛇群守衛黑歐泊(4/5)
接下來,就是正兒八經、苦逼兮兮的礦工生涯了。
火歐泊採集工作是靠撿,黑歐泊的採集工作全靠幹。
時至今天,沿海一帶已經冷了起來,秋風橫掃了澳大利亞的海岸線,可是在西南、西北一帶,依然氣溫很高。
無他,這周邊不是荒漠就是沙漠,只要出點太陽,內陸溫度就一個勁往上漲,能不熱嗎?
狼哥操作小型挖掘機,合金剷鬥‘咔嚓’一下子拍下去,挖上來的時候就是一地碎石,出現一個大坑。
閃電嶺能成為黑歐泊的黃金產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地質堅硬,適合挖洞。
澳大利亞還有其他地方也發現了黑歐泊礦脈,可是地質太酥軟,沒法開設礦洞隧道,這樣就不能深入地下去採礦。
開採不出礦石來,自然就不能尋找隱藏其中的黑歐泊。
黑歐泊的形成過程和火歐泊類似,特定的地質條件下,水流流過土壤,帶走砂岩裡面的矽氧,這樣富含矽氧的水流入地下石頭之間的縫隙和凹洞中,水分蒸發後,留下的矽氧化合物便是漂亮的寶石。
相比火歐泊,黑歐泊形成要更難,大概四五百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寶石層。
因為地質、地況不同,閃電嶺這裡的黑歐巴和國家公園的火歐泊形狀也不同。
在國家公園位置,火歐泊往往是單獨出現,有塊狀、有圓形也有橢圓形,在閃電嶺,黑歐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