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監管層要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原因就在於只要波動太過強烈,首當其衝的,就永遠是本土資本市場。
像高盛這樣的金融機構,他們可以承受鉅額的賬面虧損,然後花費一年、兩年的時間來慢慢抹平這些東西,前提是拿到市場的主導權。
在馬約爾的分析中,雷霆也肯定不想讓資金長時間停留在韓國市場,加上他們本身的關係網,這件事的風險確實大,但還沒有立刻致命的危險。
“我不管對手要做什麼,我只需要知道,我要做什麼!任何擋在我們前面的阻力,都直接擊潰就是!”馬約爾臉色一正,表情中帶上了一絲猙獰。
你不是耍了我一遭嗎?你不是多跳空嗎?你不是騙走我大筆的泰銖嗎?我統統不管,我就只認一點,我的資金量大,我在基本面的影響力強,我就直接碾壓過去,就算付出再多的代價,只要拿下勝利,就什麼都回來了。
“攻擊他們的頭寸!”馬約爾發出了怒吼,頗有種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意思,心臟彷彿回覆了年輕時的跳躍頻率。
港島、滬市、羊城、曼谷、新加坡……嗅覺靈敏的金融機構早就盯住了這次韓國市場的動盪,但大家都沒有過度參與的意思。
反正技術套利和經紀業務等領域,在大事件出現的時候,就足夠大家賺點過年壓歲錢了,再等一等,結局比較明朗的時候,去做一做牆頭草,也可以獲取些許利益,這就足夠了。
當大量和雷霆持倉呈現相反趨勢的交易盤出現,所有人頓時就興奮起來。
躲著多沒意思,真刀真槍出來硬捍一下,才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量能出現,雷霆卻像是買菜一樣挑挑揀揀。
價位不達標?不賣。
買盤不夠大?不接。
買盤太大?不冒頭。
彷彿皇帝選秀女一樣,反正頭寸不大,前期利潤又在,雷霆一改創業期風風火火的節奏,開始學習老大爺打太極。
憂慮也不是沒有,以戰場舉例,從技術面來分析,雷霆彷彿站在高地準備衝鋒的部隊,如果下方部隊不動彈,他們就不急,即使對手送上了小股部隊,他們不滿足也不會去大動干戈,只有當利益充足的時候,雷霆才會衝鋒下來。
但是從基本面來看,雷霆的儲備算得上充足,卻還是比不過對手,重逢之後,要是沒取得勝利,那就等著遭殃吧。
所以什麼時間、什麼位置發起衝鋒,是雷昊考慮得最多的地方。
縮量上漲是多頭所不允許的,放量上漲則是空頭不希望的,所以放量的時間段有些考究,不能放得太多、太久,按照雷昊的意見,雷霆分析出的對沖峰值在2550至2600之間。
早點對沖,位置會片向2550,雷霆會承受多一點點的建倉成本,但會少承受一些其他方面的壓力,晚一點則相反,這也是一道利益和風險的選擇題。
“應該沒人算得到我會在2550就開始下手吧?”看著kospi指數緩慢向2550,雷昊嘴角劃過一絲笑容:“而且是均量拋盤。”
拖是一種策略,但是,拖一拖只是讓指數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變動,目的達到了,那還需要拖嗎?
透過未來資訊的比對,雷昊非常清楚,自己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去操盤,反而會讓指數的震盪呈現激烈糾纏的態勢,但如果自己拖一拖,卻能讓市場爆發出足夠的量能,然後……省時省力。
最重要的是,韓國市場漲勢太好,如果再不出現一些賣盤來打壓,這頭牛就要瘋,把量能擴大到連放量都形容不了的時候,卻會出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計劃不變。”當kospi指數達到2550的時候,耳塞裡響起里歐的詢問聲,雷昊臉色不改的下達了指令。
市場上頓時出現一批賣盤,橫戈在早就準備好的價位,多頭有一瞬間的猶豫,然後吃了下去。
五分鐘過去……又一批賣盤出現,價位變化不大。
這一次,賣盤沒有被直接吞掉,但又過五分鐘,一批賣盤疊加在上面,賣盤的厚度增加了。
就這樣,雷霆的拋售彷彿是踩著盛裝舞步,就那麼一下一下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八百二十一章 投名狀
“漂亮!”
“厲害!”
懂行的人一看,稍微回想一下相關的資訊,臉色頓時就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