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做些更改。
再者,入場的資金變多了,從前期建倉到後期平倉,很多的事情都不一樣了。
“困難變大了,但實力也變強了。”雷昊想起了被自己拋棄掉的一個計劃。
雷霆在韓國市場最高可以累積起來的風險敞口不止400億美元,雷昊原本做過要堆積800億美元風險敞口的計劃,後來根據未來資訊的提示,他修改了計劃。
假如持倉太重,對手用資金優勢操縱指數的話,雷昊覺得爆倉的機率不會小。
“但是現在不一樣!從資金上來看,我不會弱於對手了。”雷昊心裡盤算著:“實力大增,不多爭取一些利益,怎麼餵飽大家?”
有多少能耐就吃多少飯,做小散的時候,雷昊跟風個百萬人民幣都擔心被人用基本面優勢絞殺,現在強大了,但雷霆一家機構也只能在韓國市場承擔400億美元的風險敞口。
加上中資金融機構、加上跟風的資本,情況卻大有不同。
雖然沒有紙面的合約,但雷昊感受到了一種壓力,所有責任一肩擔的壓力。
外界。
韓國市場驟然爆發的量能,慢慢的也被查清楚了來源,風暴升級,所有人都突然沉默下來。
跟風是一件好事,但也是莫大的壓力,雷霆敢承當起這件事嗎?雷昊敢伸出手握住令旗嗎?他最終是把跟風的資本納入算計範疇,還是直接收編?
沉默了大概半小時的時間,翻看了研究分析部最新的意見和結論,再參考一下未來新出現的可能性,雷昊把態度擺了出來:“我們要一半!”
“我不管你們怎麼溝通,雷霆掛多少賣盤,你們只能等量跟隨!”
“雷霆不會把最終持倉總額說出來,總之,在我停止建倉之前,不要給我拖後腿!”
“誰敢搞算計,別怪我事後算賬!”
一個個意見傳達出去,一個個溝通渠道建立起來,雷霆接納了中資機構作為隊友。(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三章 乘以2
“賣盤增加了!”
“中資!”
中資國有機構早就走向了世界,財經界有個預言,大概意思就是中國的國有資本走向世界之後,就會拉動民營資本出來佈局,或者準確一點來說,這不是預言、而是必定出現的客觀現實。
實業上面,中資也的確在國際上初露猙獰,全世界都有紅色資本的影子。
但金融領域的紅色機構真的是被教育的一方,只有國有資本靠著量級撐住且建立起了分支機構,而且更多是作為成本中心存在著。
雷霆的前期也遠遠算不上戰略級,無論賺錢多麼厲害,給你幾十億美元又如何?大機構還是根本不放在眼裡,頂多是羨慕也覬覦,談不上忌憚。
但是當雷霆的資本量級提升、渠道更為順暢、平臺更為強大,事情就起了變化,lei被美國盯上,雷昊多次從未來資訊中看到了不好的結果,於是開始佈局亞太。
當雷霆的目標和中國的戰略重合,雷昊又先後連續獲勝,情況就已經在慢慢起變化。
現在對雷霆來說,是一個千載良機,金融圈不談感情,所以沒有利益的結合統統是在互相欺騙,但利益只要存在著,沒有紙面上的合約,也屬於聯手狀態。
雷昊敢說出秋後算賬的字眼,就是因為他非常清楚,雷霆有了秋後算賬的實力和地位。
從市場的交鋒因素來看,雷霆側重技術面,下注韓國市場回撥,多頭則自信於基本面有支撐,相信技術面會出現從金叉起始往上衝的狀態。
意見分歧,資金喋血韓國市場,相互傾軋的程度非常嚴重,雷昊收攏原本傾向中立的資本向下施加壓力,無疑是添了一把火。
11月20號的資本市場馬上出現空頭佔據優勢的局勢,多頭還繼續維持清理賣盤的力度,但已經開始展現出猶豫的態度。
我不接盤了,我讓你壓下來,在較低的位置做多,豈不是更好?
但是從盤面資料來看,可以看得出賣盤沒有實際打壓指數的意思,雷霆還是維持在2500點上方掛單,並且有上提的趨勢,妥妥的是不管不顧、就要多頭按照原有軌跡跟上。
下午,收盤之後,港島雷霆,會議室。
“雷,如你所見,沒有足夠量能了。”身處首爾的里歐差點抓狂,從影片裡面可以看出他臉都氣紅了:“不是說好了嗎?沒有人搶籌?這就是沒有人搶籌嗎?我們沒有足夠的量能建倉了。”
“如果倉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