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毛病已經有很多年了,使用的助聽器是老式的,胸前吊著笨重的電池,耳朵上還掛著一個大喇叭,在說話之前,開關要先關掉,不然不但會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自己說的話也會含混不清。斯隆還在開關上加上一個擴大器,一觸動開關就會發出極大的聲響,彷彿世界末日即將到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靜默不語。這就是他主導會議惟一的方法,不過他等到大家都發表完自己的意見,才會使用這一招。

………

斯隆的專業風采(13)

………

參與多次通用的會議之後,除了明白斯隆對人事的關注和待人態度,我還觀察到一點:他的決策方式。有一次,通用主管針對戰後零件部門的擴充套件與否進行激辯。有一派以很多數字來支援自己的論點,堅決主張擴充套件這個部門,而另一派一樣來勢洶洶,辯道這個部門不該擴充,應採取保守的做法。斯隆聽了許久,一言不發。之後,才關閉助聽器,說道:“真正的重點在哪?是關於零件部門,還是美國汽車工業的未來?”

“你,”他轉向主張擴充套件零件部門中最大聲話說的人,“你說我們該供給零件給那些無法自制零件的獨立製造商,認為這樣可為公司帶來相當的利潤。不錯,過去確實如此。”他又轉向另一派。

“還有你,你說我們應該只管自己公司和與我們往來的經銷商所需的零件。這個論點在我聽來,你是考慮到本國汽車業的未來,而非我們零件部門的業務,是不是?好吧,”斯隆又說,“我們都同意不可能把大部分的零件賣給我們的主要對手,比方說克萊斯勒或是福特。但是,我們是否知道那些獨立製造商未來的發展,如史蒂貝克(Studebaker)、赫德森(Hudson)、帕卡德(Packard)、納什(Nash)和威利斯(Willys)等?可否為我分析一下?我有自信,就零件而言,他們一定樂於採買我們的產品,不過他們有生意可做嗎?”

“但是,斯隆先生,”贊成的那一派說道,“我們可以預期汽車市場仍會繼續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那些獨立製造商一定可以做得不錯的。”

“這麼說,的確令人心動,”斯隆說,“但是我們曾否試著去檢驗過這個假設?如果還沒有,就驗證一下吧。”

過了一個月,研究報告出爐了,結果讓大家跌破眼鏡,那些小型的獨立製造商在汽車市場的快速成長之下,反而營運不良,即將被大公司併吞;他們只有在市場成長緩慢、汽車保持一定的淘汰率時,才有一點成績。

斯隆說:“好吧,現在問題是汽車市場成長的速度了,戰後是對汽車需求甚殷,還是汽車市場根本不會飛快成長?汽車需求量到底取決於何外

“是的,斯隆先生,這一點我們已經研究過了。新汽車的需求量視初次拿到駕照的年輕人數量多寡而定。他們一旦到達考駕照的法定年齡通常會先買一部老爺車,年紀較大或較有錢的人把舊車脫手後,就會購買新車。”

“沒錯,”斯隆說,“這一點我們20年前就曉得了。未來5年、10年至15年的人口成長速度如何呢?”結果是,在未來的10年青少年人口將會激增。

斯隆於是說:“事實已經為我們做了決策。我錯了。”只有到這個地步,斯隆才會放棄這個擴充套件零件部門的念頭。這原來是他本人的構想。

他很少以清點人數或投票的方式來做決策,而是看大家是否都瞭解情況。有一次,我記得公關部門的加勒特提議進行一項大型活動。自然而然地,這樣的提議一定會引起熱烈的討論。加勒特的確是有備而來,因此每個人都贊同這項計劃,或許連斯隆本人都蠻心動的。大家都想,這個提議已經過關了,這時斯隆把他的助聽器關掉,說道:“各位是不是都同意了?”

所有的主管異口同聲地說:“是的,斯隆先生。”

“那麼我必須把這個行動延後一個月,好讓大家三思。”過了一個月,這個提案不是被棄如敝屣,就是得大肆修改。

每次開完會,斯隆必定以信紙或備忘箋寫下關鍵問題,並問道:“這就是全部的重點嗎?”我又再度問他這麼做不是要花不少時間。

“如果一個決策的層次高到要我親自參與的話,”他說,“最好多花一點時間。要是不值得這麼做,我們自會把這個問題丟回去。德魯克先生,我們做的決策實在是不多,沒有人能做出一大堆決策而做得好的。我們最好了解我們必須決定什麼,以及關於這個決策的所有重點。”

斯隆對別人常展現風度和禮儀,對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