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皇帝的尊崇之位就要離他而去,他為什麼是這種反應——隱藏著的才是真實的,這是個定律。
布倫特覺得自己剛才斷言有點為時過早了。
這段戲原本應該一如所料,但現在看來,丹尼爾不打算貢獻一場平庸的好戲。
康默迪烏斯的哭訴、馬庫斯的慈父之態,讓布倫特的期待感越發高漲。
因為康默迪烏斯在說出那麼些話的時候,他滿眶的眼淚地下居然是不聚焦的,如果我在跟你說話,而且我面對著你,這時候我必然一心一意地看著你,但康默迪烏斯沒有。
那麼他到底在說給誰聽。
說給他自己!
布倫特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了。
一開始康默迪烏斯對於馬庫斯雕塑過於濃烈的情感表達,聽見自己不能繼位時的平靜眼神,到此刻的哭訴竟是說給自己聽的,都在預示著一點。
他已經準備做些什麼。
一件他需要不斷給自己暗示,不斷說服自己的事情。
布倫特已經有所猜想,他在等待著到底什麼時候會揭開這一切鋪墊的結果。
康默迪烏斯將馬庫斯摟進懷裡,他親吻馬庫斯的額頭。
然後,布倫特看見他的眼神變了,表情也變了。
心一下子就提了起來。
“為了得到您的愛,即便是血洗天下我也在所不惜。”康默迪烏斯臉上終於露出了痛徹心扉的表情,但說話的語調卻冷酷鋒利。
馬庫斯抱著他的雙手開始胡亂掙扎,他的頭被康默迪烏斯緊緊抱在懷裡,死死壓住。
布倫特輕呼了一口氣。
他有點圓滿的感覺,就這麼短短的一段戲,連他這樣的老牌影評人的心緒都有點跌宕起伏,確實精彩絕倫。當然,這和他對於丹尼爾的期待比較低有關,如果是羅素·克勞的戲份,他不會一開始就設定那是一段平庸橋段,自然也就享受不到這種波瀾起伏的快感。
但這就是驚喜所在,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自己對於新面孔的輕視,同樣,也就意味著新面孔帶來的驚喜將作用在非常廣泛的人群上。
這就是丹尼爾·桑德勒的成功。
劇情進入節奏,布倫特不會一直思考丹尼爾的演技,老套的戲碼——英雄不得好報。
馬克西默斯拒絕了康默迪烏斯的招安,從衛隊手裡逃出來後,所面對的,就是他無比珍視的家人已經不在人間,家園成了一片焦土。
英雄必然是悲壯的——這是鐵律。
角鬥士!馬克西默斯被人撿到,成為了一名角鬥士。
雷德利的功力確實不凡,這些平實有力的鏡頭展露了一個殘酷的角鬥士世界,要麼贏要麼死,就是這麼簡單。不過也不是沒有瑕疵。
看上去雷德利似乎想要為馬克西默斯安排一位身處底層的朋友——傑曼·翰蘇扮演的一個角鬥士,英雄沒落時總能從小人物那裡獲得一些養分,也很容易醞釀出煽情的橋段。
但是可惜,導演做的不是很成功,當然可能也是他對這個橋段本身就漫不經心,因為看上去,這段友誼的設定確實有點隨心所欲了,渙散而且毫無吸引力、
這應該是個敗筆了。布倫特思索著,傑曼的表演還是很出彩的,這為掩蓋掉這個失敗之處提供了一些幫助。
英雄正在蟄伏,他勢必會回到羅馬來,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所有人都無法抑制地開始期待,這就是題材的先天優勢,英雄總會復仇成功,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復仇就成了天然的期待焦點。
布倫特發現自己對於康默迪烏斯的戲份居然會感到更加興奮。
也是丹尼爾給他的觀影感受增加了很多驚喜。
新皇帝繼位迴歸,和元老院的爭鋒,丹尼爾的眼神和手上那把短劍簡直堪稱精準。
這一段居然是堂堂正正的飆演技。
有勇氣的年輕人,而且果真天賦卓越!布倫特記不得自己是第幾次為丹尼爾的表現感到吃驚了,但他完全明白,很多人的計劃恐怕要更改了,這個年輕人演繹的康默迪烏斯到目前為止,堪稱完美。
有些角色也許真的是為某些演員度身打造的。
這是演員最大的幸運和機緣。
馬克西默斯很快隨著隊伍回到了羅馬都城,復仇之路已經開啟了——這是所有人內心的想法。
一場一場見血見肉的搏鬥在圓形鬥獸場開始,劇情進入了刺激性情節——也就是**。
馬克西默斯的憤怒、隱忍,對羅馬根深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