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業的前沿,也就是美國的知名獎項,來刷演員或者作品的“口碑”,應當是一條可以走的路。
相較之下,這一點顯得更實際一點。
當然,事實上,這遠比他們想的要來的難得多。第63屆金球獎,可以說是華語電影在美國頒獎季的巔峰時刻了。究其原因,大約也是中國市場開始爆炸性增長之後,一方面中國電影水準隨著商業化而趨向市場,另一方面是因為有志於好萊塢的大牌們,看到母國也成了一塊肥肉,足以吃的肥頭大耳,願意出去拼搏的就少之又少。這一形勢,要等到他們的境界再有提升,才會去企圖更多的東西。
……
丹尼爾的團隊當然早就知道這個安排,事實上,這一次去中國,事情是很多的。要做在前面的工作也非常多,不論是電影領域的還是商業領域的,或者是慈善領域的合作,丹尼爾旗下的各股勢力要準備全面進攻中國市場,前途雖然未卜,但白皮黃心,總歸有一份牽掛未了。
金球獎的結果出爐之後,在美國本土引發的動盪,遠勝於太平洋對面的中國。
一陣喧囂之後,所有的爭論和話題都集中到一個點上。
3月的奧斯卡。丹尼爾會不會拿下自己的第三尊影帝!
學院和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的步調並不完全一致,但金球獎的結果對奧斯卡有某種佐證的意味,這給輿論提供了大量的幻想空間。
去年此時,對《社交網路》馬克。沃恩的演繹“理所當然”的沒能讓丹尼爾三度蟬聯影帝,只是將他的連續提名記錄提高到第三次。在金球獎之前,大家同樣“理所當然”地認為提名記錄讓延續到第四此。但三度獲獎的時機,還沒有來到。可是現在,一切都不再能夠預測到了。
奧斯卡公佈自己的提名名單之前,導演協會獎、演員工會獎這兩個重量級前哨獎開啟結果。
丹尼爾。桑德勒雙雙命中。
“整個年度頒獎季就像是一出排好的戲劇。一開始,丹尼爾並非種子選手,收穫寥寥,菲利普、希斯、克勞、傑夫等人往來交手。競爭激烈。丹尼爾就像是電影一開始不起眼的某個小角色。然後時間迎來了金球獎,沉默已久的丹尼爾絕處逢生,一舉翻盤,殺的對手目瞪口呆。惶惶難安,小角色開始覺醒,變得強大。導演協會、演員工會的獎項則將丹尼爾的逆襲之路烘托的氣氛高昂。一往無前的勢頭不可阻擋。接下來就是最後的戰場——奧斯卡頒獎典禮。這場戲劇會像是傳統的電影劇情那樣,黑馬成就英雄,鹿死其手,大獲全勝。還是有特別的展開,丹尼爾倒在最後一段路上,看著被他超越的人重新走到前面,接下榮耀。
現在哪怕是最高明的奧斯卡預測者,也不敢輕而易舉地預測這出戏的結尾了,信仰歐。亨利的人也無法確保自己希望看見的結局能夠成真。畢竟,時隔一年,再拿影帝,對丹尼爾和奧斯卡來說,都太過於匪夷所思了。”
——《芝加哥每日論壇報》。
如《論壇報》所說,影評人預測者變得謹慎起來,金球獎、導演協會、演員工會這三座影帝獎盃,足以攪渾最後的一點清澈。
和丹尼爾更熟悉的肯特。圖蘭在自己的mb上說道,“眼下的局面變得不可捉摸,但我建議隨後投票的奧斯卡評委們尊重自己心意,不要被額外的因素困擾。奧斯卡應該被授予本年度表演最佳的演員,至於他拿過多少座獎盃,根本無關緊要,不是麼?專業的態度可以解決一切。”
這是評論人中並不佔優的一種論點,在受到丹尼爾的影迷和學院信仰者的支援之外,也被懷疑論者質疑。
“專業的態度當然可以解決一切,我認可圖蘭的這句話。可是,誰能確保所有奧斯卡評委能夠以專業的態度來處理自己的選票呢?揹負專業的表皮,實則還是公關力量的比較,這對任何人都不公平,更不用說解決一切問題。”
一名叫“阿里”的mb使用者回覆道。
和他持類似觀點的專業評論人士並不少。
和《論壇報》同城的,更具影響力的《芝加哥太陽時報》的影評人羅伊。斯坦則更為激進一些,作為羅傑。艾伯特的同事,他沒有羅傑的聲望,所以似乎打算用更加激進的態度來獲取關注和鑄就特色。
他在《太陽時報》上公開稱,“不要為丹尼爾。桑德勒操縱奧斯卡提供更多的辯護了,如果奧斯卡決定向金球一樣向桑德勒先生投降,那麼恐怕未來除了羅伯特。艾格(迪士尼的ceo)、傑夫。羅賓諾夫(華納兄弟的ceo)之外的,或者至少是大衛。格芬(夢工廠的老闆)這一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