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所以,如果他願意,我知道他正在休假,我是說。如果他有這個意願,我非常希望能夠邀請他來到南非做客,我很願意和他聊一聊,他是個非常非常優秀的年輕人。讓人感動和尊敬。”
顯然,在提及塞隆的時候,曼德拉的口氣基本上是自豪,像是自己家的小輩取得了好成績一樣。而在提及丹尼爾的時候。就要鄭重許多,語言表述也更加官方。
從親密度上來說,丹尼爾不及塞隆。但從曼德拉重視的成都上來看,丹尼爾是遠勝於塞隆的。
這多少為丹尼爾的非洲影響力增加了籌碼。
從開始關注少數族裔的權力,再到後來的“科技惠澤眾生”基金會、以及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和肯亞難民營報告,丹尼爾在非裔美國人的群體中,確實獲得了相當廣泛的支援和好感。曼德拉此次再度為他加碼,可以說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
雖然非洲基本上不被好萊塢巨頭們看在眼裡——至少在20年內,但作為一種潛在的影響力,對丹尼爾還是很有作用。
至少,當被科普曼德拉是什麼人的時候,不少美國人還是會對丹尼爾受邀感到羨慕和驚歎的。
特里弗很快發表宣告,表示丹尼爾下週會和查理茲。塞隆一起前往南非拜訪曼德拉,以表示對這位知名領袖的尊敬。
這次奧斯卡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希望能夠採訪到丹尼爾,或者他能夠發表一些公開言論的媒體有很多,但是丹尼爾只針對這一條邀請給出了回應。不得不說,雖然他和曼德拉的聲譽差別很大,但這份誠意還是很讓人稱道的。
除了驚歎之外,如迪士尼等所料,連樁影帝,為丹尼爾帶來了太多質疑。
這一次,特里弗的公關都沒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對於娛樂媒體來說,公關是有限度的,而它們的報導同樣也是有“底線”的,類似毀掉傳奇這種事情,幾乎是傳媒的使命,這個時候,特里弗很多的手段和方法是沒有效果的。
在報道奧斯卡情況之外,媒體們大多另外起了一篇來特別關注丹尼爾的連樁。
其中,和丹尼爾。桑德勒以前蜜裡調油,現在反目成仇的《洛杉磯時報》可以說貢獻了最為犀利的一次報道。
“……丹尼爾。桑德勒出人意料地拿下了第76屆奧斯卡的影帝頭銜,這是他連續第二年拿到這個獎,此前,實現這一壯舉的只有斯賓塞。屈塞和湯姆。漢克斯,他們分別在第10屆和11屆,以及第66屆和67屆,蟬聯奧斯卡影帝。但前者距今已經65年,後者離現在也已經有10年時間,哪怕再加上女演員,這一數字也不超過5位,每一位都堪稱時代影星,是好萊塢一個時代的代表人物。
那麼,我們感到疑惑的是,丹尼爾。桑德勒能夠代表這個時代了麼?21世紀前十年的好萊塢可以用丹尼爾來代表麼?
誠然,5年前,丹尼爾進入好萊塢以來,他取得讓人驚歎的成就,無論是票房還是演技上的認可,都讓人歎為觀止,他僅僅只有25歲的他,至今只有十餘部作品,這裡面一大半都是商業之作,比如《校園藍調》《律政俏佳人》《希臘婚禮》等等,並沒有太多演技可言,如果說,僅僅憑藉《角鬥士》《鋼琴師》和《加勒比海盜》就足以認定丹尼爾的傳奇地位,這未免有些輕易。
在奧斯卡頒獎禮開始之前,西恩。潘,這位四度提名奧斯卡影帝老牌戲骨,被認為是最可能得獎的人選。但是,學院評委們似乎和輿論背道而行,幾乎是一意孤行地將這個獎授予了丹尼爾。桑德勒。不得不說,這確實很讓人感到疑惑,在湯姆。漢克斯蟬聯影帝之後,奧斯卡的權威性曾經備受質疑,作為最權威的電影獎項,我們很難相信,丹尼爾的成就必須要用兩屆奧斯卡影帝來給予認定,尤其是在有如此‘眾望所歸’的競爭者的時候。
我想,很多人都沒有忘記,去年,丹尼爾憑藉《鋼琴師》拿下奧斯卡的時候,輿論正在關注金球獎組委會的黑幕危機。這一次,恐怕輪到學院來應對公眾的質疑了。
當然,我們並非質疑這位新世紀以來,最受矚目的超級巨星的表演水準,毫無疑問,他是奧斯卡級別的。我們只是認為,奧斯卡作為一種崇高的榮譽,應該更加註重自己的權威性……”
《時報》又拉又打的報道,其實並不是這一波負面評論的主流。
只能說,現實略微出乎了羅伯特。艾格等人的意料,丹尼爾雖然年輕,也確實藝術片作品不是很多,但蟬聯影帝這一行為,本身沒有得到太多的質疑。大家顯然基本認可《鋼琴師》和《加勒比海盜》的奧斯卡級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