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屋就聽到那小傢伙的叫聲,聲音不大,但可以從中聽出急切的感覺。來到樹屋上層一看,果然小黑也在,看樣子小傢伙應該也是餓了。
泡了杯蜂蜜水給它喂下後。它才終於安靜了下來。而我則連休息都顧不上,就再次出發了。是的,我要去小山附近,去看看那邊是不是還有水。
灌了三塑膠瓶的水,將它們用藤蔓纏好,掛在了身上,便離開了院子,向小河上游方向走去。
沿著小河一路向前,河水都差不多,都只有一點點水,難道之後就只能靠著割樹求水了嗎?水中的魚兒也都消失了,只有寫很小的魚苗和小蝦米還能勉強的在水底生存,它們都躲在石塊底下,躲避著熾烈的陽光,但沒用,水底已經有了很多小魚苗的屍體,這麼點水在陽光的暴曬下,溫度提升的非常快。如地此淺的水,應該要不老多久,就會成為這些小魚小蝦的生命終結地。
一路向前,河水都如此,彷彿連流動的力氣都沒有了,一直來到山腳,我才終於找到了斷流的原因!
是的原因終於找到了,山上掉下了好幾塊大石,把這個小河攔腰截斷了,因為大石頭的阻擋,水都向一旁流去,想要突破石塊的阻攔,但很可惜,一旁就是低窪的地面,水就向低窪處流淌了過去,全部流到了一旁的樹林中。雖然流速不是很快,但能透過石塊的水非常少,幾乎百分之九十都流到了外面。
那些稍小的石塊很輕易的就被撿起丟掉了,但那塊大石頭實在是搬不動,最後我不得不用一根樹枝,將它撬了起來,看著它滾落到樹林裡。河水終於再次暢通了。
既然來到了這裡,我也想看看河水的源頭到底在哪裡,為何會有這麼多水一直源源不斷的流淌出來。
沒多久,河水的源頭就到了,出水口是一個接近兩米的山洞,山壁在兩米高的位置,水不停的從洞裡流淌出來,速度一直處在勻速的狀態。
在搬來一堆石頭墊腳之後,我終於爬了上去。當然,也把渾身弄溼透了,但上去之後,我也終於明白了,為何水會一直湧出,會持續那麼久了……原來是這樣的!
第七十六天,詭異的聲音(下)為蠱i惑加更
這個山洞裡面有很多條出水口,出水孔處長滿了苔蘚,每一個出水孔的位置,形狀,大小,都不一樣。
有的是就是一條裂縫,也有的是一個小孔,還有的則是一小股水柱,直接從地面湧出來。裡面巖壁上非常光滑,水流附近的潮溼地面,都長滿了綠色的青苔,洞裡非常的陰涼。
我在洞口敲擊了幾下巖壁,聽了聽,卻根本無法聽到任何聲音。地上撿了一塊被衝擊成橢圓形的光滑小石頭,用它來敲擊了幾下巖壁。洞口幾乎沒有什麼回聲。
但當我往裡面走了五米左右之後,巖壁上敲擊以後,能聽到很明顯的回聲。原來是這樣!為了更加驗證的我想法,便繼續往山洞裡深入。
洞口往裡七八米的時候,本就狹小的小山洞,一下子變得更窄了,只能允許一個人側著身體過去,再往裡便開始變得漆黑一片,但我卻有了更大的發現!
有水聲,雖然裡面很暗看不清,但我能聽到水流流動的聲音,當我低頭看向腳下的時候,能很清楚的看到,有一股水在緩慢的流出來。
這也基本上符合了我的猜測,這座小山,內部很可能有個很大的空洞,在這裡多雨的情況下,這個空洞裡常年會有水積累,而那些石縫,小洞,就是將裡面的存水放出的小閘口。
而我腳下這裡很有可能是儲水的警戒線,一旦這裡沒有水出來了,說明空洞裡的水也已經所剩無幾了,如果暴雨將空洞灌滿的話,根據雨水的量,來決定這裡水的流速……而我在上次暴雨的時候躺在這個小河邊上的低窪山洞裡,被水衝擊,應該就是因為山體內的空洞在蓄滿的情況下,一下子爆發出來了。一定就是這樣子!
雖說這也只是猜測,但我覺得應該也算**不離十了。這個小山相比我見過的大山是很小,但真要算起來,它並不算很小,七八十米高的山,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火山噴發形成的……
雨水應該都被山頂的縫隙吸收了,所以這座山應該算是一座天然的蓄水池,也正是因為它,才能使得這座小島有這麼多動物和淡水魚蝦生存。
小河的根源,我也基本瞭解了,當然大部分都只是猜測,不過至少也不用擔心水源會被切斷,只要這座小山的蓄水功能還在,淡水應該也不會缺乏……
山洞裡真的很滑,出來的時候,還不小心滑了一跤,差一點就摔出了山洞,把我嚇得不輕。當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