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唱會在陸軍裝甲兵學院上演。”
“經過陸軍裝甲兵學院政委徐正軍的協調,以該院教員與我軍某文工團骨幹的友誼為橋樑,以新學員學唱軍歌為契機,展開了一場講述軍歌故事聆聽軍歌聲音的活動。”
“該活動以通訊工具影片的方式,數位知名文工團骨幹在電話的那一頭,為學員們講述了軍歌背後的故事。它們有的反應了一線指戰員們樸素的情感,有的呈現了部隊文藝工作者的奉獻,有的感召著時代的精神,有的謳歌了榜樣的力量。”
“透過這場演唱會,學員們更加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據悉,這場演唱會結束後一天,已經有兩千多名學員以字面的形式表達了他們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決心。”
28小時後,《華夏軍報》02版要聞用一小方塊的文字和一張照片,報道了發生在訓練場上的事情。
資訊化的時代讓這豆腐塊一樣的新聞迅速被其他網路新聞媒體轉載,不過數個小時,就傳遍了華夏大江南北。
某使用者量廣泛的微型部落格上,經過文廣新局多次監督管理,位置被買的情況已經大有改善。也正是在這樣的先天條件下,網友的熱議讓這則新聞在短短兩小時之內,便以黑馬之勢登上了熱搜top10。
“這樣的軍訓,為什麼是別人家的?”
“來來來,都是VIP,說話囂張點。”
“說VIP的樓上是魔鬼嗎?”
“不過這些受訓的傢伙確實也是VIP。長達三個月的軍訓,據說比咱們軍訓嚴格多了。而且能享受這種待遇,這不正巧就是VIP麼。”
“樓上說的對。”
充分發揮智力的網友,手上的功夫堪與古代勞動人民有的一拼。什麼樣的段子信手拈來,讓這則本來很小的新聞變得有聲有色。
而大名鼎鼎的部隊內網論壇,有人也專門開了這樣一個帖子。
“這年頭連學個軍歌都能這麼高大上了?”
樓主詳細回憶了自己當初學唱軍歌的不堪歷史,最終總結了一句,如果自己能成為這一屆裝甲兵學院的新生,那感覺當真是要爽歪歪了。
然後便有不少年輕軍官展開了周密的分析。
“只能說這一屆的學員運氣很好吧,根據報道分析,裝甲兵學院能夠促成這件事,那個不具名的講師肯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據我所知,今年開學之前,學院沒有哪位講師有這樣的關係網路——要不然這種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事情早就上馬了。”
“我是今年剛從裝甲兵學院畢業的,早上打電話問了關係好的教員。今年咱們學院確實去了位牛人,具體多牛,我教員沒講。不過有個例子……”
一件件和沈耘有關的事情被披露,雖然大都不具名,但僅僅沈耘在陸軍裝甲兵學院幹出來的轟轟烈烈的兩件事情,便足以讓很多瀏覽內網的軍官興致勃勃。
不過,與微型部落格的瞎聊不同,內網論壇的議論最終因為一句話而轉換了目標。
“查出來了,這個講師,叫沈耘。”
內網的裝甲兵學院主頁,可以檢索到沈耘的一些簡單資料,以及一張近期的正面常服照片。
當這張照片被轉發到內網論壇上之後,在不少膜拜別人家教員的軍官中,忽然有人爆粗口:
“臥槽,怎麼會是他?”
“是啊,他怎麼跑裝甲兵學院當教員去了。”
年輕一點的其他戰區的軍官們紛紛好奇為什麼一些老前輩會做出如此驚訝的表情,但更多人已經選擇私聊這些發出感慨的人。
不管網路上如此熱議,陸軍裝甲兵學院,政委辦公室,徐正軍拿著手上的報紙,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並不是因為自己的名字出現在了報紙上,而且被軍報點名稱讚。軍報不報道,不代表事情的真相上邊不知道。沈耘的名字雖然未曾被提及,但最大的功臣肯定是他。
徐正軍高興的是,這件事情本身能夠得到上邊的肯定。
剛才總部已經打來了電話,對裝甲兵學院進行這樣的大膽探索進行了口頭表揚。
強軍的程序中,軍校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而軍校學員的思想建設,同樣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
裝甲兵學院只是透過一場網路連線的談話,無形中給學員們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課,尤為關鍵的是,這種模式如果操作的好,還可以複製。
放下報紙,徐正軍的笑意還沒有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