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的指揮官,你認為怎麼做才會獲取最大戰果?”
面對這樣的問題,學員們面面相覷。
他們還沒有正式接觸作戰指揮,即便是這種小規模衝突,也不敢說作出最正確的回答。當著院長和這麼多老教授的面,誰都不想丟這個人。
沈耘搖搖頭:“看來你們現在還不適合作指揮官,不適合因為其他,膽子太小。”
“如果我是指揮官,首先要切斷哨所和外界的聯絡。不宣而戰本來就是非道德的,一旦被人家獲取明確證據,將會使我方陷入不利的輿論。”
“其次,用最短的時間抹掉哨所的哨兵。如果希望減少戰損,最好的辦法是利用特種作戰的手段。不過阿三國這方面不是很厲害,可以考慮使用冷兵器中短距離暗殺。”
“如果這兩點都做不到,那就直接發起強攻,使用重火力,對哨所直接進行毀滅性轟炸。”
“事實上他們就是這麼做的,但阿三國最終的戰績是全殲敵方,己方死亡十六人。單純論雙方的戰鬥力,這個戰損比是不能接受的。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
看著一臉迷茫的學員們,沈耘嘆著氣:“因為阿三國的指揮官作戰命令不連貫,使得擊殺哨兵之後,單兵重火力沒有及時跟上,讓巴國士兵有了準備作戰的時間。”
“由此可見,在這種偷襲作戰的時候,一定不能給敵方喘息之機。”
(以上案例純屬瞎扯淡,不要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