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軍迷在論壇上半懂不懂的討論不同,內網中此時沸反盈天,但嚴謹的討論卻多過驚歎。
“又是協同作戰,老調重彈好幾年了。雖然這篇文章看起來給出了一個系統的規劃,但是我本人還是抱不樂觀的態度。指揮體系要更新,作戰裝備也要更新,最主要的是官兵們的作戰觀念要更新。沒有十幾年的專項改革,基本沒有希望。”
“樓上首長的看法我不認同。我們缺乏的不就是這篇論文一樣指導性的思想嗎,現在既然有了,那接下來施行不就簡單了?”
“你們注意到沒有,這篇論文的作者膽子也是夠大的。協同作戰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頭腦風暴,唯有那些身處高位的首長們不再對過去的勝利誇誇其談,新的作戰理論才有生根發芽的土壤。乖乖,還真是敢說。”
許多人一開始只是揪著論文中的思想不放,但到了這個時候,許多年輕的軍官經過提醒,赫然發現那句話還真是原文。
這可就了不得了。
先前還不是特別想了解作者的軍官們紛紛在內網中查詢起沈耘的資料。
沈耘渾然不覺,自己無意間又給內網的活躍使用者們普及了一遍自己的身份。
“各位首長,能告訴我這位沈助理研究員到底有什麼輝煌的過去嗎?怎麼感覺是個牛人,我卻一無所知。”
“哈哈,這不是176團的小劉嘛,你不知道情有可原,畢竟剛出軍校。既然你沒許可權知道他的詳細資料,我就簡單跟你說一點吧,這傢伙是個狼人。”
狼人,比狠人還要狠一點。
回覆那名以優異成績從軍校畢業的上尉的人,是曾經演習中在沈耘手裡吃過虧的一個團長。
內網就這麼大,彼此之間交談幾句身份就暴露了,所以彼此之間也算是熟人。
團長級別,在內網活躍使用者中,也算是級別比較高的了。畢竟四十多歲以上的那一輩軍人,能夠與資訊化時代高度契合的,也算是少數。
作為沈耘手下敗將的他可不好意思向眾人宣傳沈耘到底有什麼豐功偉績,話頭一轉,開始點評沈耘的論文。
“協同作戰的效果確實比咱們現在的作戰模式好很多,如果是第一次碰上,就算咱們這裡最精銳的部隊,包括大部分特種部隊,可能都要吃大虧。”
“而且最為可怕的是,哪怕你吃過一次虧,想破頭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在下一次遇上的時候有十分的勝算。這跟部隊作戰能力的差距關係不大,是作戰思維層面上的碾壓。”
這位團長感慨著,另一位高階使用者——如今南部戰區某甲種野戰師號稱“刀鋒團”的團長蘇響卻直接揭了他的短:
“咱們邱團長就在這位沈助理研究員手裡吃過敗仗,不僅是敗仗,甚至連臉都被人家給踩了。三個團被人家一個合成營給搞了,直到覆盤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怎麼輸的。老慘了。”
要不是老朋友,就衝這打臉打得啪啪響,估計革命友誼就此成為歷史了。
邱團長也不是吃素的,渾然不在意被後輩們看了笑話:“這個事情我可有話說。哪怕你刀鋒團厲害到上天,第一次見別被人家當了俘虜。合成營的戰鬥力這些後生們不知道,你我也不知道?”
“再說了,就現在沈耘那傢伙寫出來的這些東西,以合成營為參照,你覺得你遇上有沒有三成的勝算?再次遇上勝算會不會超過五成?”
“如果不深入瞭解這些東西,只怕你就打一千次一萬次,也一樣是個輸。我是決定了,明天就跟師裡打報告,把當初沈耘在咱們軍區留下的東西再組織全團重新學習一遍。”
敢於承認失敗,邱團長絕對是條漢子。甚至於被別人揭了短,還能夠勇於當眾決定向沈耘學習,這種寶貴的性格瞬間將他的人格魅力放大了無數倍。
至於此前還一副幸災樂禍的蘇想,此時卻一臉苦澀:“還是你們東部戰區佔便宜,出了沈耘這麼個傢伙。你說當初咱們司令員是怎麼想的,怎麼就不把他叫來也給咱們講講協同作戰理論呢。真是暴殄天物啊。”
說不羨慕是假的。
雖然蘇想嘴上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但心裡呢?正如邱團長所說,遇上沈耘帶著一個合成營,他還真的沒有打贏的把握。
即便現在有了這份協同作戰理論的論文,對於合成營的瞭解,他永遠比人家真正的建立者少不知多少個層次。相反,自己有幾斤幾兩,人家反而一清二楚。
這種資訊不對等的交戰,別說遇上的是合成營,就算遇上和自己一樣的常規部隊,自己也只有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