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常狀態下實行的特殊模式,但蘇聯領導人戰後不家思索地“輸入”到東歐,其弊端日益顯露。因而也就陸續出現了改革蘇聯模式,走自己的路的改革現象,因此,東歐地區先後不同程度地捲入了社會主義改革的浪潮之中,形成了不可逆轉的態勢。然而,東歐的的改革並沒有達到完善社會主義的目的,相反,改革走進了死衚衕,各種矛盾的激化達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最終使社會主義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政權喪失。
看到了上訴有關東歐鉅變的相關相關分析和報道,冷冰寒心裡不由一動,距離蘇聯解體的時間是越來越近了,雖然自己在經濟上打劫蘇聯老大哥的計劃已經悄然佈局了,可是否需要好好利用一下這張牌,來為老爸的仕途送上一程呢?以前沒有想到,不過這東歐鉅變可是讓他找到了一個最佳的切入點。
冷冰寒微微閉上眼睛,回憶著前世他那個時代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在不違背現有的指導方針前提下,經過了一番醞釀之後終於文思湧動,他揮毫潑墨般地在稿紙上開始寫了起來,文章的題目就叫做《警惕資產階級自由化——從東歐鉅變看社會主義發展及我國的改革開放》,文中主要就東歐鉅變的原因進行了更深一步的分析,提到:
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蘇聯在抗衡中漸漸露出敗像的情況下,為了自救而放棄冷戰。失去了冷戰這個戰略目標,蘇聯東歐陣營的向心力就大大削弱。對蘇聯來說,原來在冷戰時期具有戰略價值的東歐國家失去了其重要性,而這些國家日益落後的社會主義經濟和它們對蘇聯的依賴,也變成了蘇聯沉重的經濟包袱。
於是蘇聯改變了對東歐國家的一貫政策,開始鼓勵東歐國家的變革,而對東歐各國反對變革、依賴蘇聯支援保護的保守派則越來越冷淡。面對東歐國家一九**年的變革浪潮,蘇聯採取了一種不干預的默許態度,於是東歐各國的**政權就撐不下去了,最後被迫相繼下臺。而東歐各國的政權相繼“易幟”,又反過來形成了對蘇聯政治改革的巨大促進和壓力,使蘇聯只能沿著民主化的方向不斷向前移動。
其實,在蘇聯實行重工業優先、低收入低消費政策的年代,經濟並沒有垮掉。只是因為從勃列日涅夫時代開始,連續實行了二十年的高福利,才使經濟陷入絕境的。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想要既維持一個重工業、軍事工業為重心的經濟結構,又維持高福利,是力不能及的。然而,一旦為了國內政治的需要,不得不走上高福利的不歸路,那麼,或早或晚,國力“透支”就必然導致經濟危機。
但戈爾巴喬夫推行的“開放”和“改革”政策,不僅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反而開放了國家的政治,縱容了國內的資產階級自由化之風,必然會導致政權的不穩定和民眾思想意識的混亂和浮躁。並大膽預言:照此下去,蘇聯的解體和蘇共的崩潰將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而我們國家目前也正在開展改革開放,搞活經濟,這個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但在執行過程中務必要提高警惕,吸取東歐和蘇聯的教訓,嚴防資產階級自由化蔓延和抬頭。而且在發生重大事件或國家遇到巨大挫折的時候,採取了“聯邦”或“邦聯”制的國家,很可能分崩離析。況且,這兩種制度本身就是不安定的應素。
發展是硬道理,把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放在第一位,不搞對抗,不搞軍備競賽,不拉幫結派,時刻嚴防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必須要有有效的監督體制和合理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民主制度。
( )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步就失敗了
這些東西說起來容易,可寫起來還真是麻煩,牽涉到體制和國家政策的東西太多了,一字一句都必須要仔細斟酌,要不然或許就會惹出大麻煩。(本書轉載文學網)等他把最後一個字寫上,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冷冰寒把文稿整理好,筆放好後,站起身來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突然發現身後站著一個人,可是把他嚇了一跳,還好定眼一看,是老爸冷雲翳。
“老爸,你什麼時候進來的呀?怎麼也不說一聲,嚇死人了!”冷冰寒拍著胸口抱怨道。
冷雲翳沒有回應他,而是走上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仔細閱讀起來,他看得極慢,每一頁都要看上幾遍,不時的還要停下來想一想,越是看到後面速度越慢,有時候還要回過頭來再翻一番前面看過的內容,神色也越來越凝重,其中還有著不解和驚訝的神情。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終於看完了,合上了文稿,抬起頭來又想了想,然後直直地看著冷冰寒,問道:“這是你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