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形象和故事被後世人不斷重新解讀,一部部與之相關的文學影視作品爭相出世,反覆不斷地被深挖,後人與前人的思想隔著生死、時空,反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一千個人讀《西遊記》,就有一千部《西遊記》,有可能吳老先生當時創作《西遊記》時,只是為了講述一個猴子,一個和尚,一隻豬妖和一個被貶下凡的天將西天取經的有趣故事,並沒有想什麼反諷、警世之類的深刻含義呢?
後世人對《西遊記》的各種解讀,其實是後世數代人的是思想文化精華,雖然不敢肯定上面所說的假設,但這點確實是毋庸置疑的。
在葉晨心裡,一部經典的作品,一個經典的人物形象,一首經典的歌曲,一部經典的電影,都是一種情懷。
他當初想到講《西遊記》,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倒讀《西遊記》”這種經典的解讀方式,說實話,正看《西遊記》,只是覺得這故事有趣,裡面趣味中的反諷意思並不讓人覺得多麼震撼。倒讀《西遊記》,這樣讀出來的故事更具有現實感觸,更容易讓人感到震撼。而《悟空傳》也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現代人的角度,利用現實主義,獨特地構造一群人在一條西天之路上找尋當年失去理想的故事。《悟空傳》心目中的西遊,是講人的道路,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的西遊路。我們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人就變得虛無了,就回到來處了,這是所有人不可避免的宿命。
在這種情懷的影響下,葉晨寫了《悟空傳》後。想到了一首歌——《悟空》。說到這,這首歌和《悟空傳》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關係,這首歌是一部動漫電影《大聖歸來》的主題曲。但這首歌葉晨覺得,它也和《悟空傳》的意境有想通之處,適合《悟空傳》中的一群人。
“月濺星河長路漫漫”,可以寫出保留著記憶的豬八戒在習友面對漫天星河、月亮哭泣的無奈,痛苦,長路漫漫。
“誰叫我身手不凡,誰讓我愛恨兩難。到後來,肝腸寸斷”,表露出最後悟空不斷抗爭宿命的無奈,也表露出最後和紫霞的悲楚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