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技術主管徐晉,技術員王廣建和劉濤!現在加上了一個技術部長舒城。
這些都是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還有綜合部的李玉,財務部的李龐龐,預算部的趙默,另外還兩個司機,這些就是暫時高鐵專案部的組成人員。
至於總工,舒城並沒有看見,而且副經理也才一人,顯然不足,還有安全總監也沒到位,當然,黨工委書記,這職位也空缺著。
總的來說,高鐵專案部暫時才到十八人,人數到了一半左右,甚至一半都沒有。
往後,還要從其他地方,向高鐵專案部調來許多成員。
大體瞭解了一番專案部人員狀況之後,舒城又對整個三標第四專案部的工程概況,做了一個簡單的瞭解。(未完待續。)
第一五七章 新專案部
原本想透過徐晉瞭解一下專案部的工程概況,大體知道這個工程到底包括什麼內容,但徐晉也說不上來,他來了雖然有幾天,卻不知道從哪入手。
一般來說,當一個工程新開工,或者去了一個新工地,每一個技術人員,第一步便是瞭解工程概況,知道這個工程要幹什麼,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比如有橋有路基,那麼就需要了解橋大概多長,路基大概多長,是否還有隧道、涵洞。
如果知道有橋,那麼有幾座橋,分別多長,每座橋有幾跨?是不是都是標準梁。有沒有連續梁,有連續梁的話有幾座,都在哪幾個墩,跨度多長等情況。
這些情況,是稍微細一些,瞭解這些之後,還要把橋下部也瞭解一番,有多少顆樁基,多少個承臺、墩身、墊石。
瞭解這些之後,又要了解樁基大都多長,有沒聲測管,承臺的長寬高,墩身高度在哪個範圍等情況。
作為技術人員,這些都是要掌握的基本內容,除了這些之外,那便是計算工程量了。
比如一顆樁基各種型別鋼筋量有多少,總鋼筋有多少,多少標號的混凝土量有多少。一座橋總的樁基鋼筋、混凝土量有多少,承臺、墩身、墊石也是這樣計算,最後匯總成一張表。
對於新工地,開工進場時,這些都是技術員要做的事情之一。
舒城和徐晉聊了一會之後,徐晉便離去了,讓舒城早點休息。畢竟途中勞累。
舒城洗了個澡,和吳輕靈打了個電話。隨後便睡去了。
第二天,並沒有點名。說白了,專案部都還沒成立,現在處於前期調查和準備階段,加上所有人員到這裡,最早的也才十三天,根本沒做什麼工作。
吃過早飯之後,舒城加入了專案部的群,同時下載了專案部上傳的工程概況,這東西還是任長虹上傳的。
從這個工程概況裡面舒城瞭解到。整個專案部共有十二公里多的線路,其中橋樑八公里多,路基大約四公里。
其中特大橋一座,大橋兩座,特大橋中有四座連續梁和一座鋼構橋,路基四公里分為四個區段,頭尾和三座橋之間的連線段。
同時,還有七座蓋板涵,十一座框架涵。蓋板涵和框架涵的區別在於,蓋板涵頂部是用蓋板蓋的,而框架涵卻整體澆築的。
路基地基處理方面,使用的是水泥攪拌樁處理地基。這也是以後高鐵經常使用的地基處理辦法。
從這個概括來看,專案部承擔的任務,技術難度並不高。因為都處在平原地帶。
稍微有些難度的,是專案部的幾座連續梁。其他工程,都是一個模子。幹過一個橋墩其他都會。
當然,最大的難點和重點,要數橋面上鋪設的無砟軌道,底座板和道床板施工,畢竟是第一條高鐵。
到了上午九點,任長虹召集所有人開了一個會,會議上任長虹還特別介紹了一下舒城這位技術部部長。
會議的內容很簡單,現在沒啥事,但技術上必須將到了的圖紙工程量,全部計算出來,這是工程前期準備中必須做的工作。
同時,技術上還得配合現場副經理,對現場的具體情況進行一個調查。
百分之七十的活,都是技術部要完成的工作,由於暫時沒有總工,全權由舒城這個技術部長負責,安排技術部的工作內容。
散會之後,舒城、技術部副部長郝宏偉,徐晉,王廣建,劉濤聚集在舒城房內,準備開一個小會。
郝宏偉個頭不高,一米六左右,帶著一副黑色眼鏡,面色黝黑,他比舒城早來五天,但也沒幹什麼活,因為圖紙昨天才到,就連電子版的圖紙,也是前天剛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