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留下,他還沒那麼脆弱。
這時候感冒發燒都是小病,家裡常備著藥物,很少到醫院打針掛水,都是吃藥後自己先扛著,實在嚴重了才會去醫院。
慕姍姍沒有堅持,她先開車把林曉玲接過來,兄妹兩人也好有個照應。
她在紐約就學會了開車,回到京城後花錢考到了實習駕照。
慕姍姍和林曉玲交待好了才去上班,她還要去接李虹,順便給林子軒請個假。
這段時間林曉玲在家裡過得挺沉悶,除了複習高中課程就是看電影教材,有點暈頭轉向,雖然沉悶,她倒是堅持了下來。
曉玲同學是個很有志氣的姑娘。
她給林子軒倒了一杯茶放在床頭上,開啟電視機,想要放鬆一下精神。
電視裡,京城電視臺正在播放《戲說潛隆》,這是昨晚上的重播,京城的百姓基本上就看華國電視臺和京城電視臺。
《戲說潛隆》在華國電視臺播出後,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
華國各地的電視臺正在進行第二輪播出,像這種大熱的電視劇最受電視臺的歡迎。
林曉玲對這部電視劇可謂是記憶深刻,當初在太陽底下曬了大半天連個露臉的鏡頭都沒撈到,想想就鬱悶不已。
兄妹倆一邊看電視,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著。
林子軒會和妹妹說一些拍電視的事情,在劇組裡需要注意的事項,他是打算把林曉玲扔進劇組裡打磨一番,可也不想妹妹太吃苦,就提點幾句。
九點鐘不到,家裡的電話鈴響了起來。
他和慕姍姍還是決定在家裡安裝一部固定電話,總共花了三千多塊,相當昂貴。
電話是馮曉剛打來的,倒是沒什麼事,就是見林子軒沒來上班打電話問問情況,知道是發燒沒有大礙就放心了。
“那行,你在家歇著吧,單位的事不用操心。”馮曉剛掛了電話。
中午慕姍姍回來,做了午飯,用體溫表給林子軒量了體溫,看著燒退了才放心去上班。
到了下午,林子軒剛想睡一會午覺,電話又響了起來,這次人更多,張國粒啊,陳曉藝啊,連徐繁都打來電話詢問病情。
幸虧葛尤不在京城,他跑到魯省的那個小村莊體驗生活去了。
這讓林子軒哭笑不得,一打聽才知道他們都是道聽途說。
馮曉剛中午吃飯的時候在藝術中心說了林子軒的病情,原本沒什麼事,林子軒解釋了自己還了貸款,猛然放鬆下來,有點累著了,歇歇就好了。
對此馮曉剛感同身受,他在說這件事的過程中語氣難免沉重了些,發了些牢騷。
周圍有人聽了半截話,看到馮曉剛凝重的表情,還以為林子軒病得不輕,這才以訛傳訛,弄得大家紛紛打電話過來。
林子軒只好一一解釋,單位就是這樣,一件小事都能鬧得沸沸揚揚。
不過,這也說明他的人緣不錯,生病有朋友關心總是一件好事。
快下班的時候,陳曉藝、徐繁和江姍一起過來。
她們買了一兜水果來看望他這個病人,三人都是京城話劇院的演員,陳曉藝和徐繁正在拍攝《海馬歌舞廳》。
江姍去年拍了一部電視劇,今年在電視臺播出,反響不錯,只是還沒到那種紅遍全國的地步,只能算是小有名氣。
像她們這種剛畢業的年輕演員一般都需要長時間打熬,能夠一部影視劇走紅的屬於少數。
她們雖然不是藝術中心的演員,大家卻是一個圈子裡的朋友,彼此關係不錯,聊得來。
林曉玲和她們親近,還到話劇院看過她們排演的話劇。
現在提倡一切向錢看,話劇市場越來越冷清,一年排不了幾場戲,劇院入不敷出,只能依靠國家撥款勉強支撐,話劇演員大多是自謀出路。
她們過來也就是看看林子軒的情況,並沒有久留,不到半個小時就離開了。
“我明兒還是去上班吧,要不然還會有人來。”林子軒斷言道。
“老哥,你就知足吧,都是明星來看你。”林曉玲羨慕道,“我覺得還是做製片人好,導演還不是要聽製片人的。”
“照你這麼想,製片人要聽投資商的,投資商再有錢還是要聽上面的政策,你要想管人就要好好上大學,畢業後進入體制內一步步往上走,這樣底下的人就會聽你的,只不過你還是要聽上面的。”林子軒分析道。
“太複雜了,我先當導演好了。”林曉玲思考了一下,決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