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由於採用的是誰簽字誰負責的制度,為了不承擔責任,對於有爭議的劇本大多采取無限期擱置的方式來處理。
這是造成影視行業的發展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林子軒結識了華國各地電視製作單位的同行。
他和這些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可能有深入的交流,只是泛泛而談,因為和湘南電視臺的歐陽林住在一個房間,兩人倒是熟識起來。
兩天的座談會結束,林子軒回到京城,把這個任務交代了下去。
“咱們沒有在美國生活的經歷啊,感覺寫著也不真實,聽說老美都喜歡打高爾夫球,你知道怎麼打麼?”馮曉剛詢問道。
“要不咱們先去美國體驗生活,半年之後再寫劇本,就當公費旅遊了。”林子軒說笑道。
“那敢情好,我就問一句,能帶家屬麼?”馮曉剛玩笑道。
說笑歸說笑,還是得攢劇本。
林子軒同樣沒有在美國生活過,慕姍姍只在美國呆了一個月,走馬觀花的逛了逛,對美國的社會文化了解不深,不足以作為參考。
他寫了一個故事梗概,接下來就需要向裡面補充細節了。
這部被命名為《京城人在紐約》的電視劇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句話。
那個大洋彼岸的遙遠國度,對於華國人來說即是天堂,也是地獄。
這部劇講述了大提琴家王起明和妻子郭燕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顧一切的從京城來到美國,原本以為會受到美國人民的熱情迎接,卻沒想到從他們在肯尼迪機場下機開始就陷入了一種可怕的幻滅之中。
一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別說是發財,連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障。
為了謀生,王起明進餐館打工,郭燕去工廠幹活。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們放棄了同甘共苦的初衷,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王起明暴發有了錢,郭燕和美國商人組建了新的家庭,兩人看似在美國獲得了成功,過上了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