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電子一條街,專門販賣從南方運過來的電子產品,如今已經初具規模,成了高新技術開發區。
慕姍姍以為資訊高速公路離華國還很遙遠,實際上,她很快就會發現新的時代來臨了。
林子軒前往京影廠找韓三評談《甲方乙方》的檔期安排,韓三評是這部電影的出品人,檔期的安排和他也有關係。
韓三評打了個電話叫人,他是副廠長,不負責太細緻的工作。
在這期間,兩人在辦公室裡聊了一會。
作為京影廠的副廠長,韓三評主要抓的是電影的生產,是生產部的直接領導,同時還分管廠子裡的後勤工作。
這兩項工作都很讓人頭疼,因為涉及到資金的問題,沒有錢怎麼拍電影,也沒辦法解決職工實際生活中的困難。
尤其是職工住房,這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現在京城房地產這麼火熱,你們京影廠佔了這麼大一塊地方,找開發商置換一下不就行了,你出地,開發商出資金,合資建房唄。”林子軒出主意道。
為了解決城市人口的住房問題,合資建房和集資建房的形式在城市裡越來越普遍。
合資是工廠和開發商合作建房,集資是工廠職工出資金建房。
京影廠的地理位置不錯,有不少的空地,想找願意合作的開發商並不困難。
“這個辦法我也想過,只是廠子裡的工作太複雜。”韓三評無奈道。
他不願意多談,林子軒也沒有多問,他們的關係還沒有熟到那種程度。
這時候,敲門聲響起,進來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這是宣發科的小於,以後宣發方面的事他負責。”韓三評介紹道,“這是好夢公司的林總,你該聽說過,姜聞那部片子林總是製片人。”
“林總你好,我叫於東,你叫我小於就行。”於東客氣道。
於東是京影廠宣發科的副科長,京城電影學院製片管理專業畢業,負責廠子裡電影的宣傳發行工作,很得韓三評的賞識。
林子軒來自體制內,自然不會跟著韓三評喊人家小於,韓三評這麼喊表示親近,他要是這麼叫就有點輕視的意味了。
“於科長,你好,以後還要多照顧。”林子軒客套道。
接下來,韓三評說了《甲方乙方》的發行事宜,儘量爭取在春節前後上映。
在這個年代,還沒有賀歲片的說法,過年期間大家雖然有了空閒,卻不怎麼會跑到電影院看電影,一個是電影院的條件不行,大冬天看電影的很少。
還有就是電影沒意思,還不如在家裡看電視呢。
所以,這個檔期應該能爭取下來,這就要靠於東和華影公司的溝通了。
於東是京城人,性格外向,頭腦靈活,善於交際,在宣發方面很有一套。
談完了正事,林子軒邀請韓三評和於東出去吃頓飯。
韓三評手頭還有事,就讓於東和林子軒去吃飯,於東還能瞭解一下《甲方乙方》這部電影的拍攝狀況,方便調整相應的發行方案。
這是正常的交際活動。
於東對好夢公司挺有興趣,他在宣發部門工作,平時就在琢磨怎麼做電影的宣傳,當他看到《甲方乙方》的宣傳方案時頗為驚訝。
無論是“賀歲檔”的概念,還是要和好萊塢大片拼票房的噱頭,都極為大膽。
他有點羨慕民營影視公司的自由,敢想敢幹,在國有企業會有很多束縛,就算是有好的點子也不一定能透過。
京影廠的宣傳方案就過於保守,沒有新意。
林子軒開車帶著於東到《甲方乙方》的劇組看了看,介紹了一下片子的拍攝進度,以及後續的拍攝計劃,讓於東做到心裡有數。
於東提出要見一見好夢公司的宣發,也就是提出宣傳方案的人。
林子軒給王鍾軍打了個電話,約好了晚上一起吃飯。
這一天,劇組早早收工,葛尤要回家,就沒參與,也就是林子軒和馮曉剛。
林子軒開車先把葛尤送回家。
要是不送葛尤,他肯定會在路邊等面的,面的是京城價格最便宜的計程車,一公里不到一塊錢,葛尤不捨得坐高檔的計程車。
到了晚上,他們在飯店和王鍾軍見面,四人邊吃邊聊。
這是王鍾軍和於東的第一次見面,他們一個學的是大眾傳媒,一個學的是製片管理,談論的都是宣傳上的話題。
王鍾軍在美國多年,見多識廣,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