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林子軒發現陳曉藝看他的眼神怪怪的,有點納悶。
“你沒事吧?”林子軒疑惑道。
“沒事啊,給你鑰匙。”陳曉藝把鑰匙還給林子軒,扭頭走掉了。
林子軒覺得莫名其妙,等到晚上回去,他想看電影的時候才發現這次租來的錄影帶中有一盒正是風月片,看樣子還被開啟過。
我只是用藝術的眼光來研究研究而已。
他很想這麼解釋,不過想想還是算了吧,這種事解釋不清楚。
林子軒在打長途電話的時候把這件事說給了慕姍姍聽,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這下被人看出你流氓的本質了吧,以後肯定不理你了。”慕姍姍幸災樂禍道。
“你的關注點不對吧,不應該質問我為什麼租那盒錄影帶麼?”林子軒疑問道。
“我早就看穿了你的本質,所以一點都不驚訝。”慕姍姍大度的說道,“反正離得這麼遠,你想做什麼我也管不著,一切都要靠你自覺,否則出了問題後果自負。”
“我真是想研究藝術來著,不管你信不信,我自己是信了。”林子軒不怕死的說道。
“你就狡辯吧,總有露餡的時候,到那時我再和你算總賬。”慕姍姍警告道,“對了,你說咱們要不要買一臺錄影機,沒事可以看電影。”
林子軒想了想,錄影機似乎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被淘汰,幾年之後就是影碟機的天下了。
不過管他呢,這幾年不能光看電視吧,有臺錄影機也能增加平日的娛樂。
“那行,我在這邊買吧,還能便宜點。”林子軒答應道。
“那你注意點,別買到假貨,聽說花城的假貨挺多的。”慕姍姍囑咐道,“傢俱已經做好了,我去看了,還不錯,過兩天就讓他們先送到我家來,等咱們的房子下來再搬過去。”
“先放著吧,等我回去再搬,別把你累著。”林子軒不放心的說道。
“我有那麼嬌氣麼?反正都是指揮別人幹活,我還能有成就感。”慕姍姍不服氣道,“你就好好的待著吧,別惹事就行。”
“知道了,你小心一點。”林子軒低聲道。
放下電話,他有一種想要儘快回去的衝動,外邊的世界再美好,也不如家裡溫馨。
進入五月份,電視劇拍攝過半,一切正常。
這一天,陳常樂帶著林子軒來到一家音樂公司,要給《外來妹》這部電視劇配上片頭和片尾的歌曲,他們是來試聽的。
這家音樂公司叫做花城新潮流影音公司,公司推薦了兩名歌手,一男一女。
男歌手叫做毛檸,女歌手叫做張瑩瑩,兩人一個高大英俊,一個甜美可人,站在一起很像是一對金童玉女,他們是新潮流公司力推的新人歌手。
第五十九章 靡靡之音
花城是華國流行音樂的大本營,聚集了一批熱愛流行音樂的創作人,因為這裡有寬鬆的創作環境,還有接觸外界不同型別音樂的渠道。
流行音樂剛剛傳入華國的時候被稱為“靡靡之音”。
在那個提倡“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時代,這種音樂被認為是消磨勞動人民鬥志,內容低階庸俗的大毒草。
那些情啊愛啊的歌詞,讓人骨頭酥軟的旋律,給華國人民帶來巨大沖擊的同時自然成了被批判的物件,認為這是國外的反動勢力試圖腐化華國人民的新手段。
到了現在,華國國內雖然不再禁止流行音樂的傳播,但舊有的觀念依然存在,流行音樂在很多人眼中仍舊是低俗的象徵。
在華國的音樂界,搞流行音樂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傳統的美聲唱法才是正道,才是藝術。
林子軒要是走歌星這條路,林伯清和鄭秀蓮肯定會反對。
其實,美聲唱法和通俗唱法就像是大酒店和路邊攤一樣,各有各的吃法,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音樂的興起已經不可避免。
花城新潮流影音公司成立於1984年,是花城市文化局的下屬企業,相當於掛靠的關係。
像這種有政府背景,又有較大自主經營權的企業在這個時代較為普遍,和京城電視藝術中心類似,都是一種嘗試,只是花城走的更早,走的更遠。
花城電視臺和新潮流公司合作過很多次,陳常樂和他們很熟悉。
電視劇中的歌曲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觀眾看電視劇主要看劇情,聽歌只是附帶,看完電視劇很少能記住歌曲,不過一首和故事情節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