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經過這一年的工作,林子軒算是進入了京城演藝圈,瞭解了其中的門道。

馮曉剛說的事情他有所耳聞。

這時候拍電影都是電影廠的事,在京城就有京城電影製片廠,京城兒童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京城電影洗印錄影技術廠等等。

這些電影廠分工不同,有的專拍兒童電影,有的屬於部隊,有的拍攝科教紀錄片。

國家每年制定計劃,給各個電影廠下達任務,這一年你們廠子要拍攝多少部電影,只要拍攝電影的數量夠了,那就算完成了任務。

至於電影質量倒沒有嚴格的要求,只是要保證主題正確,內容健康,不能有不良思想。

賺不賺錢也沒人管,反正都是國家撥發的資金。

這就導致電影廠拍攝的電影跟不上時代,還是以前的套路,沒有創新。

隨著電視上播放來自西方的譯製片,還有來自香江的功夫片和寶島的愛情片,觀眾開闊了眼界,有了更高的娛樂需求,不再滿足於國產電影的老腔老調。

於是,電影廠連年虧損,拍攝的電影沒人看。

國家只好放開管制,允許電影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一些地方上的電影廠已經開始了新的嘗試,拍攝貼近生活,關注現實題材的電影。

對於要不要允許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進入影視行業,這個還在討論。

主要是不好管理,如何規範資本的運作,如何控制電影的審查,如何保證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都是一個難題。

事實上,已經有香江和國外的資金流入了華國的電影市場,資助年輕的導演拍攝電影,這些電影不能在華國放映,只能透過參加國際上的電影節來出售版權。

這種電影在華國叫做地下電影。

林子軒對這種方式沒有興趣,他還是喜歡走正規渠道,雖然慢一點,但比較穩,不出事。

馮曉剛的提議不錯,只是還沒到時候,等他們在圈子裡混出了名堂,能憑著自身的名氣拉來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