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上打廣告,否則《京城人在紐約》早就霸佔娛樂圈的新聞頭條了。

正因為以上幾點,才能吸引不少明星前來客串捧場,並不是光憑著林子軒的個人魅力。

京城電影製片廠對此樂見其成,有了這麼多明星客串,以後電影放映的時候就是個很好的噱頭,能吸引觀眾進入影院。

想想看,到時候在電影海報上把所有明星的名字都寫上,該有多麼震撼。

結果觀眾進去一看,的確有那些明星,不過只是露個臉,連句臺詞都沒有。

好在這片子本子好,還有葛尤和徐繁,質量上有保證,應該不會被罵。

對於《大撒把》這種小眾的文藝片,能夠不賠錢就不錯了,先把觀眾糊弄進影院再說。

再說,在京城國際機場拍攝比較麻煩,要向機場方面申請,等待批准,能夠一次拍攝兩部劇集省時省力,還能為以後留下一段軼聞趣事。

拍攝完機場送別的戲份,《京城人在紐約》劇組就要準備前往美國了。

劇組不是一起去,而是先去一撥人做前期的籌備工作,第一撥包括各位主創人員。

林子軒和馮曉剛打前站,負責解決劇組的生活問題,找尋合適的拍攝場地,疏通當地的人際關係,為劇組後續的拍攝提供便利。

等到前期籌備結束,攝製組的其他成員才會來美國進行拍攝。

這麼做是為了省錢,別看這部劇投資那麼高,美國的消費水平也不低,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不能丟,能省則省。

姜聞也會一起去,他打算在拍攝前到美國體驗生活。

比如到中餐館刷盤子,到華人在美國開辦的製衣廠實習,還要觀察華人在美國的生活狀態,如此才能精準的把握王起明這個人物。

像他這種演員不缺少創造力,缺少的是對生活細節的把握,對於沒有在美國生活經驗的姜聞來說,這個過程很有必要。

這時候的演員對角色很認真,不糊弄。

有些演員會到農村生活,到工廠做工,到部隊鍛鍊,就是要在演戲的時候能夠傳神。

什麼是“傳神”,說白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