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目,這個節目的品牌就是慕姍姍本人。

現在慕姍姍還需要華國電視臺這個平臺來增加名氣,擴大影響力,否則到地方電視臺就沒有這麼多限制了,只能說時候未到。

當林子軒和慕姍姍在紐約的電影院享受小資生活的時候,華國電視臺收到了電報。

電視臺的高層對《京城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非常關注,這可是用五分鐘的貼片廣告換來的版權,價值150萬美金的一部電視劇。

他們看到林子軒拉到贊助商,一支30秒的廣告竟然能賣出去30萬美金,不免心動。

在電視臺每晚的黃金檔,除了五分鐘的貼片廣告外,還有其他廣告時間,電視劇開始前的廣告,播出中間插播的廣告,重播時的廣告。

只要《京城人在紐約》能獲得預期的成功,他們就能按照林子軒的標準來賣廣告位。

一個廣告位不說30萬美金,就算20萬美金好了,這將是一筆不菲的收益。

面對這份從紐約發來的策劃案,電視臺的高層並沒有商量多久就達成了一致。

這種交叉宣傳的方式以前不是沒有,電視臺會宣傳自己播出的電視劇,比如《渴望》播出的時候,電視臺甚至在七點的《華國新聞》上進行宣傳。

林子軒這份策劃案的新穎之處在於不著痕跡,透過各種節目的配合潛移默化的宣傳。

反正慕姍姍就在紐約,那就把拍攝美國華人真實生活的紀錄片交給慕姍姍操作,華國電視臺只要提供後勤保障就行了。

在美國,作為女主角的王箕和嚴曉顰迴歸了劇組,開始體驗生活,和姜聞按照劇本排演。

《京城人在紐約》的籌備工作接近尾聲,即將進入正式拍攝的階段。

第一百一十五章 這裡是戰場

三月底,紐約肯尼迪機場。

林子軒和馮曉剛在接機大廳裡拿著一塊寫著中文的牌子,一邊閒聊一邊等著來自國內的航班,劇組其他成員會在今天抵達。

“這下要開始忙活了,想想就犯愁,想要四個月拍完挺費勁的。”馮曉剛鬱悶道。

“儘量加快進度吧,要不然資金撐不住,當初咱們在國內做預算的時候沒想到美國的消費這麼高,算少了,早知道就按照200萬美金來了。”林子軒無奈道。

“那樣的話能不能貸到款還兩說呢,這美國還真不是窮人呆的地方。”馮曉剛感慨道。

“馮哥,你就好好拍戲吧,資金的事我想辦法。”林子軒保證道。

拍戲是馮曉剛的事,保障劇組正常運轉是林子軒的工作。

他把公寓樓內其他空置的房間租下來,等著從國內來的第二撥成員,一旦這些人到位,就能正式拍攝了。

他不打算搬離奧伊斯特貝小鎮,因為這裡的住房條件不錯,關鍵是房租足夠便宜。

按照陳青的說法,用這個價格在紐約的曼哈頓連地下室都租不起,雖然拍戲的時候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車到紐約市區,不過還是很划算。

經過大半個月的接觸,陳青已經融入了這個劇組。

他懂英語,會開車,善交際,不作偽,大家都是京城人,溝通起來沒有障礙,他經常開車帶著馮曉剛四處溜達,兩人的關係不錯。

接下來,他還要參與慕姍姍紀錄片的拍攝。

陳青熟悉紐約的華人圈子,想要拍攝真實的紀錄片,要有人領路才能融入進去。

林子軒參加過幾次他們舉辦的所謂的藝術家聚會,感覺每個人都相當頹廢和暴躁。

可以說,這幫人在紐約就是非主流,融入不進紐約的主流社會,他們結識的同樣是一群落魄的傢伙。

要是在京城的話,這幫人就是社會底層的混子,只是披上了一層藝術家的外衣。

至少林子軒在這個圈子裡沒有看到什麼美國的知名人物,人家都不帶他們玩。

他們嚮往成功,卻又找不到出路,嚮往富足的物質生活,卻又賺不到錢,只能怨天尤人。

就連陳青有時候都會如此。

馮曉剛有次回來挺害怕,據說陳青和他開車轉悠,兩人因為賭氣一直開到海邊,陳青還鼓動馮曉剛往海里開,覺得生活特沒意思,想要冒險一把。

“我當時是怯了,要不然還不知道能不能回得來。”馮曉剛心有餘悸的說道。

聽說這件事後,林子軒和陳青一起外出的時候都會自己開車。

有了住處,林子軒還從附近的華人街區請了兩個廚師,負責劇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