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也才十幾億人民幣吧,還不夠人家拍兩部美國大片的呢。”葛尤感嘆道,“他們能收回成本麼?”

“人家追求的是全球票房,現在都講全球化了。這種片子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不存在文化差異,就算沒有字幕,光看打鬥場面也過癮。”馮曉剛介紹道,“咱們拍的《甲方乙方》為什麼在南方票房低,就是因為有文化差異,你想想,一個國家的南方和北方都有文化差異,老美拍的片子愣是把這種差異給弄沒了,這還不厲害麼?”

“馮哥說得對,這次《不見不散》到美國拍攝,就是為了爭取南方各大城市的票房,讓南方的觀眾逐漸適應京味的電影。”林子軒計劃道。

不光是他們三個,華國國內電影行業的人大多都在討論這部電影。

有人提出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拍出這種大製作的電影,或者說我們離好萊塢大片還有多遠的距離,討論的結果很不樂觀。

大家提出了各種可行性,也給自己找了很多的理由。

普遍認為華國的電影產業落後,想要彌補和好萊塢的差距需要多年的時間。

在《真實的謊言》火爆的時候,林子軒看到了另一種情況。

他看到了盜版的《真實的謊言》的影碟,就在京城的大街上售賣。

進入1995年,華國南方出現了十幾家制作vcd播放機的工廠,在這些廠家殘酷的市場競爭下,vcd播放機的價格從三千元降到了八百元。

這種價格足以讓普通的城鎮居民有能力購買這種電子消費產品了。

在去年還不被人所知的vcd播放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盜版光碟。

這些光碟是從香江和東南亞地區進入內地,價格便宜,五六塊錢就能看一部電影。

以前大家可能買的起錄影機,卻買不起錄影帶,一盒錄影帶要幾十塊錢,所以都是租錄影帶來看,這導致國外的電影沒辦法在華國國內普及。

當然,這種盜版光碟的質量很差,也就是俗稱的槍版。

就是有人拿著攝像機在電影院裡直接拍下來,迅速的翻錄後進行銷售,在這種槍版的碟片中還能聽到觀眾的笑聲,甚至還有人從前面一晃而過。

不過因為價格便宜,很受老百姓的歡迎。

想想看,到電影院看一場好萊塢大片是20塊錢,買一張碟片不到10塊錢,還能反覆的觀看,自然是後者更為划算。

這時候,國內的觀眾還不會追求更高的觀影質量,價格成了衡量的標準。

這就造成了一個奇特的現象,一部分觀眾跑進電影院感受美國大片帶來的震撼,一部分人在家裡圍著vcd播放機看著槍版的電影。

他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同樣看的津津有味。(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三章 頑疾

1995年,盜版光碟才剛剛盛行,在南方沿海地區較為普遍,北方還相對少見。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種現象,科技的發展首先催生的是盜版產業。

在香江和寶島,製作一張盜版光碟的成本價很便宜,不到一塊錢,加上翻錄和運輸的費用,不會超過一塊五,透過走私運到內地的話就能買到五六塊錢以上。

盜版光碟的利潤空間相當大,而且,走私的數量越多成本越便宜,利潤也就越多。

一開始,港臺的盜版商並不清楚內地百姓對電影的喜好,透過漁船走私進來的碟片數量驚人卻型別駁雜,既有香江的功夫片和好萊塢的大片,也有數量眾多的文藝片。

不過,還是以香江的娛樂片為主。

隨後,他們發現內地百姓對於娛樂片的需求火爆,一張碟片可以賣到八塊錢,而文藝片卻乏人問津,賣不出價錢來。

尤其是美國大片,最受內地百姓的歡迎,一張碟片甚至能超過十塊錢。

在國內沒有引進好萊塢大片之前,這些片子已經在香江和寶島上映,所以走私進來的盜版碟片的字幕是繁體字,配音也是以粵語為主。

就這樣,盜版商把目標瞄準了好萊塢。

他們一方面跟蹤好萊塢大片的最新動態,一方面貼心的為國內觀眾提供美國電影的回顧。

也就是把美國以前拍攝的電影翻錄成光碟,運到內地。

其中包括美國從三四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幾乎所有的經典大片,這相當於給國內的百姓做了一次美國電影的普及工作。

對於國內的百姓來說,就算是美國三十年代的老電影在他們看來也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