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得到了西方媒體的稱讚。
由於新聞媒體大篇幅的報道,這件事在華國國內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大家普遍對那位西方女人抱著同情的態度。
不管是華國,還是英國,皇家的事務總是能吸引老百姓的興趣。
更何況還牽涉到離婚和死亡,透著一絲神秘,讓人不由得產生各種猜想。
九月初,林子軒一行人前往威尼斯參加電影節,一路上眾人討論著這個熱點話題。
女人議論的是戴安娜傳奇而短暫的一生。
能夠嫁給騎著白馬的英俊王子,應該是不少女孩童年的幻想,可惜絕大多數女孩都沒有這個機會,戴安娜無疑成了那個幸運兒。
西方媒體把戴安娜塑造成一位堅強和獨立的女性,能和王子結婚是幸運的,不過想和王子離婚就需要極大的勇氣了。
加上她積極的參與慈善事業,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不小的聲譽,甚至被稱為“人民的王妃”。
然而,這一切以一場車禍而告終結。
俞菲鴻和林曉玲等人商量著到英國參加戴安娜的葬禮,悼念一番,按照新聞上的報道,戴安娜的葬禮在九月六號舉行,她們來的急。
這說明戴安娜在女性心目中的形象很好。
男人談論的是這件事有沒有陰謀,不少報紙在猜測車禍有問題,提出了各種假設。
其中一個和英國的皇室有關,認為皇室的嫌疑最大,不過都沒有真憑實據,報紙更多的是想用這種噱頭吸引讀者,增加銷量。
下了飛機,來到威尼斯,他們才發現戴安娜的離世在歐洲造成的轟動,報紙上的頭版幾乎都是關於這件事的報道。
記者們猜測英國皇室的反應,會用什麼規格來安葬戴安娜,那位英國女王的態度等等。
這種風頭完全壓過了威尼斯電影節,那些娛樂記者不去報道電影,反而對皇室的八卦津津樂道,尤其是英國女王的一舉一動。
這對曾經的婆媳,一個活著,一個死去,此時此刻,兩人都受到了世人的矚目。
對此,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組委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