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電影的投資商。

獨立電影由於個人化風格太濃,題材小眾,往往沒什麼市場,能賺錢的片子不多。

投資獨立電影的人要麼是真的喜歡,要麼是想從中尋找有潛力的導演。

有人看中賈章柯用五萬人民幣就能拍出像《小山回家》這樣的片子,想和他合作,先從低成本的短片開始,再慢慢做大。

這是一家剛成立的小電影公司,叫做衚衕製作,老闆是兩個喜歡電影的香江年輕人。

經過一番交流,他們願意拿出二十萬人民幣來投資賈章柯拍攝新片。

《小山回家》的獲獎給了賈章柯信心,讓他覺得自己拍的片子有人欣賞,能賺錢,還拉到了新片的投資,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拍攝新片了。

賈章柯從香江回到京城。

他把獲獎得到的五萬塊獎金還給了那些湊錢給他的同學,把其中的三萬塊還給了林子軒,和林子軒說了說這次的香江之行。

林子軒把錢收下,聽著他怎麼從香江人哪兒拿到投資的。

二十萬雖然不多,但對於一個還沒有從學校畢業,正處在起步階段的新人導演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很多導演系畢業的學生還不一定能有拍片子的機會。

“那你以後就準備做導演了?”林子軒詢問道。

“是啊,我覺得自己挺適合做導演的,我想拍點自己想拍的東西。”賈章柯回應道。(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二章 國際化

過了年,上班後,有兩個老外來到好夢公司,他們是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員工。

這家美國的電影公司去年就在京城設立了辦事處,和好夢公司處在同一棟寫字樓。

林子軒去他們的辦公室發過名片,想了解一下電影國際發行的渠道,不過沒談出個所以然來,人家根本不重視像好夢公司這種小型的民營影視公司。

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設有亞洲區,亞洲區的總部在香江。

工作的重心放在香江和日本的電影市場,兼顧東南亞地區,在京城的這個辦事處主要負責和華國的電影行業進行接觸和協調,以推銷自己公司的影片為主。

他們就算要合作也是和京城電影製片廠這種有實力的國有單位,或者在國際上有知名度的張億謀和姜聞合作,這樣更有保障。

這次他們來到好夢公司,是因為《不見不散》這部影片。

一個是這部電影在華國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還有個原因是影片展現的是在美國生活的劇情,他們覺得如果在美國放映的話,會有不錯的收益。

美國人或許弄不懂其中的幽默,但在美國生活的華人應該能懂。

這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亞洲區的市場部給出的建議,他們對於在亞洲地區有一定影響的電影都會加以分析,並得出結論。

這部電影成功的要素是什麼,有沒有借鑑的可能,值不值得對導演和演員繼續關注。

他們建議以低價拿到《不見不散》在北美地區的放映權,這筆生意不會賺太多,對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來說只是一筆小買賣。

至於好夢公司和馮曉剛這個導演,他們的評價是有一定潛力,可以接觸,保持觀察。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把重點放在張億謀這類導演身上,馮曉剛現在還處在二線水平,沒有在國際電影市場上證明自己的票房能力。

只是這筆生意沒有談成,《不見不散》的北美版權已經賣出去了,打包價,就是那家劇組在洛杉磯拍攝時合作的美國電影公司。

“那你們有沒有新的拍片計劃?”老外詢問道。

當然有啊,林子軒和馮曉剛給老外介紹了一下好夢公司目前的拍攝計劃。

這不是說林子軒就想和外國人合作,而是如果能得到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投資,那電影拍出來之後就不用擔心國際發行了。

一部電影光在國內放映賺不了多少錢,尤其是在國內市場低迷的時候,還是要國際化。

外部資金進入內地電影市場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的,先是來自港臺的資金,合作拍片,後來是歐洲電影人投資的藝術電影。

現在美國的電影公司加入進來,他們更傾向於投資商業電影。

老外聽了一會,回到自己的辦事處,拿了一疊檔案下來,交給林子軒。

林子軒看了看,這是一整套電影前期籌備的計劃書。

你這部片子投資多少,要拍多長時間,資金的分配,預期的回報率是多少,為什麼要選擇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