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共同的主題。
“只用最後一段可惜了,這首歌太適合我的主題了。”林曉玲猶豫道。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這是指社會和家人的包容與理解。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這是他們現實的處境和今後要走的道路。
“我沒說不用,只是你這三支廣告這麼用,這首歌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把歌曲和廣告一起交給臺裡,讓臺裡來決定。”林子軒解釋道,“你的重點是拍電影,不要在這上面花費太多的心思。”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在主旋律的宣傳方面,華國電視臺絕對是專業級的。
林曉玲拍公益廣告,目的是引起上面的注意,能讓她進入監獄拍《回家》這部片子。
廣告只是順帶的事兒,不能主次不分。
這三支公益廣告引起了華國電視臺的重視,他們最看重的是下崗職工的那支廣告。
華國電視臺作為國家單位,肩負著宣傳的任務,從今年開始,下崗職工的問題凸顯了出來,今後的幾年,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每年將新增幾百萬的下崗職工,這些人湧入社會,沒有工作,勢必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於是,上面提出了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問題。
說起來簡單,可怎麼就業,開培訓班讓他們重新學習,還是讓他們擺攤做小生意。
上千萬人安置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
再說,下崗職工的心態轉變,老人和子女的撫養,生活的困境,由此帶來的家庭矛盾糾紛,這些都是極為現實的問題。
公益廣告和這首《從頭再來》,不能解決下崗職工當前的困境,卻能激起他們重新踏上新生活的勇氣,如此目的就達到了。
這便是宣傳的作用。
華國電視臺迅速行動起來,找來專業的歌手錄製歌曲,對公益廣告重新剪輯製作。
至於另外兩支公益廣告,也會在華國電視臺播出,不過不會給出太好的播出時段。
公益廣告播出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從頭再來》這首歌一下子傳遍了大江南北,每天都會在華國電視臺播出幾遍,大家很容易就學會了,關鍵是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鳴。
有些歌曲能夠成為經典,不光是因為詞曲優美,還因為它和這個時代合拍。
看到效果這麼好,華國電視臺加大了宣傳力度,各路媒體跟進報道,為下崗職工再就業出謀劃策,形成了一股風潮。
進入十二月份,這支公益廣告已經家喻戶曉了。
“他們這是過河拆橋,說好的一起播出呢,現在一個在晚上八點的黃金檔播出,一個在晚上十一點後播出,明顯是區別對待。”林曉玲不滿道。
“你就知足吧,能給你騰出三個廣告位就不錯了。”林子軒安撫道。
“可沒人看有關犯人的公益廣告,我不是白乾了?”林曉玲鬱悶道。
“到你嫂子的節目裡表達自己的觀點吧,不過別這麼抱怨。”林子軒提醒道。
慕姍姍答應林曉玲替她宣傳,這一期的《姍姍訪談錄》就是有關這三支公益廣告。
如今林曉玲已經是圈內小有名氣的女導演,拍紀錄片拿過獎,拍《我們倆》拿過獎,還是《小城之春》的副導演,這一回拍的是公益廣告。
她講述了自己創作的初衷,著重點是在大時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
順帶說了自己拍新電影的事兒,算是宣傳了一把。
慕姍姍和林曉玲倆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節目錄制的很順利。
林曉玲透過節目被觀眾所瞭解,大家知道了那個公益廣告是她拍出來的。
這則廣告的影響力比她拍的電影大多了。
《回家》這部片子是好夢公司和京城電影製片廠合拍,劇本在京影廠沒遇到問題,不過在總局遇到了一點小麻煩。
原因是劇本把監獄裡的生活描述的過於刻板,監獄裡的獄警和犯人之間的交流太過形式化,感覺上沒有人情味。
在審查涉及到監獄或者犯罪題材的劇本時,會邀請公檢法方面的人員參與。
國內監獄題材的片子極少,怎麼拍才算是正面,不影響監獄的形象,沒有統一的標準。
這個劇本的主旨是正面的,它提出了一個問題,監獄不光要看管犯人,還要培訓犯人,讓犯人不至於和社會脫節。
否則這些犯人出獄後沒辦法正常生活,遲早會走上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