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部分

,估計只有上千萬的資產。

馮曉剛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電影,除了導演的片酬還有電影票房的分賬。

在《一聲嘆息》兩千五百萬的票房裡,好夢公司能拿到八百萬,馮曉剛分到一百萬。

透過電影和公司的分紅,這些年馮曉剛的總收入應該有七百多萬。

可以說,他們三人都是中產階級了,基本上不會為了錢發愁。

即便是《臥虎藏龍》真的賠了,也動搖不了他們的根基,所以,相對於韓三評和王鍾軍,好夢公司的領導層相當淡定。

至於於東,他為能參與到這種國際化的合作而興奮。

既然林子軒做出了要拍《臥虎藏龍》的決定,他只要認真的執行這個計劃就行了,每一個電影專案都存在著風險,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會不會賠本。

《泰坦尼克號》當初沒有人看好,就連電影公司都做好了破產的準備,可結果呢。

只能說,一切皆有可能。

這兩天,馮曉剛到《回家》劇組裡轉了轉,按照他的說法,就是看看文藝片是怎麼拍的。

作為半路出家的導演,馮曉剛的導演手法一半是在劇組學的,一半是自個琢磨出來的。

從電視劇到電影,他整合了一套自己的東西,這些東西在拍娛樂片上獲得了成功,不過他對文藝片沒有太深刻的認知。

《一聲嘆息》更多的是傾注了他自身的經,所以拍的鮮活生動。

張國粒說馮曉剛拍文藝片拍不過張億謀,這話很實在。

過完年後,林曉玲把《回家》中1997年的戲份拍的差不多了。

犯人陶蘭回到家裡,引起了新的家庭矛盾。

十七年過去了,這個家庭仍然沒有擺脫當年事件的影響,他們都沒有走出過去的陰影。

繼父這些年想的都是在陶蘭回來前搬出去住,母親一方面希望女兒回家,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回家後的女兒。

被這個時代拋下的不只是在監獄裡的陶蘭,還有在監獄外的父母。

陶蘭的回家打破了家裡脆弱的平衡,三人處在矛盾和尷尬之中,不知道如何相處。

女警察的出現化解了這種尷尬,為了感謝女警察送陶蘭回家,做母親的張羅著晚飯,維持著這個家庭的正常運轉。

似乎只有忙碌起來才能讓生活繼續向前,不至於停滯。

這一段在封閉空間裡的戲份,最為考驗演員的演技,陶蘭和父母三人之間的狀態,既緊張又微妙,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徐晶蕾扮演的女警察作為局外人,起到調解和潤滑的作用。

這是整部戲的關鍵,拍好了才能感染觀眾,否則就是一部失敗之作。

林曉玲依舊採取冷靜客觀的拍攝方式,就像是站在一旁看著這個家庭正在發生的事情,不帶有任何的主觀色彩,不參與進去。

攝影機只起到記錄的作用,冷冰冰的鏡頭對映出現實的生活。

馮曉剛在一旁看著,能感覺到這和他的拍攝方式不同,他喜歡把嬉笑怒罵,個人感情加入到影片中,真正的沉浸進去,他的影片導演的參與度很高。

張億謀的文藝片同樣不會這麼拍,在第五代導演中,張億謀是個追求浪漫和激情的人,不會那麼的寫實,還是會有些戲劇性的東西。

林曉玲的這種拍攝方式是第六代導演慣常使用的手法,直面生活,冷靜旁觀。

如果是馮曉剛來拍這段戲,他會安排一些巧合化解這個家庭的矛盾。

比如繼父發現當初冤枉了陶蘭,那五塊錢不是陶蘭偷拿的,而是他自己的女兒偷拿的,從而讓繼父心懷愧疚,原諒了陶蘭。

如果是張億謀,他會透過房間裡裝飾的顏色襯托各人的內心,他的攝影機不是旁觀,而是要拍出演員的內心世界。

在林曉玲的這個故事裡,陶蘭最終跪在繼父面前,承認是自己偷拿了那五塊錢。

為了讓繼父放下過去的包袱,解開心結,她願意替於小琴保守這個秘密。

經過十七年的監獄生活,誰拿的那五塊錢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家庭需要重新開始生活,他們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章 簡單的力量

馮曉剛把自己設想的結局和林曉玲的結局相比較,發現林曉玲的結局包含的意義更深。

利用一系列的巧合化解家庭矛盾,固然增加了影片的戲劇性,給觀眾一個相對輕鬆的結局,但在塑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