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依賴明星,不重視後備力量的培養。
果不其然,從九零年開始港片就走了下坡路。
到了九四年迴光返照了一下,之後再也沒有起色,九七年的金融危機徹底打擊了投資人對香江電影的信心。
香江電影在起飛後迅速的進入了自由競爭的黃金時代,卻沒有建立過有效和良性的迴圈機制,導致跟風和粗製濫造。
一種題材火了,能拍上幾十部,甚至上百部同型別的片子。
直到把這個題材拍爛為止。
在香江電影的黃金時代,有“七日鮮”的說法:一部影片,從拍攝到製作完成、上檔,只需要七天時間。
聞雋正是其中有名的快槍手。
“當時大家都想著賺快錢,哪管以後會怎麼樣,好多人拿到一筆投資,就成立一家公司,拍電影,花完錢,就倒閉,稅都不交,誰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家電影公司。”聞雋感慨道。
這是香江電影行業的普遍現象。
投資商和電影人急著賺錢,明星往往幾部戲同時開工,每位女明星都有綽號,張蔓玉被稱為張一打,是說她每年至少要接十二部戲。
聞雋剛入行做編劇,那時候香江的編劇叫做“飛紙仔”。
因為很多影片開拍時只有結構,沒有劇本,臺詞和細節都在早上透過傳真接到,這樣大家才知道今天要拍什麼。
可見整個行業的混亂程度。
香江人喜歡錢,它的興盛是由於這裡每個人都追逐金錢,但同樣也因此衰落。
好夢公司在香江有工作人員,還有自己的影院,林子軒對香江電影行業有所瞭解,不過遠沒有聞雋這個地頭蛇清楚。
聞雋正是看透了香江電影的現狀,才打定主意和林子軒加深聯絡。
如果是兩年前,他或許還不會有這種想法,那時的好夢公司雖說發展的不錯,卻還是一家內地的電影公司,算不上特別出眾。
進入新世紀,好夢公司獲得了高速發展。
隨著《臥虎藏龍》、《無間道》、《小雪的大冒險》和《英雄》等幾部影片的製作發行,好夢在香江和歐美的影響力驟增。
它從一家內地影視公司向著國際化成功轉型。
而且,聞雋想在內地電影市場拿到資金,也繞不開好夢公司,在其他電影人徘徊不定的時候,他早已做出了決定。
正因為如此,他對林子軒說了很多心裡話,不過對合拍片的前景不太樂觀。
“港片全盛時期,拳頭枕頭、怪力亂神、鬼怪狐仙全不受限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出現的周星持無厘頭風格,更是港片所獨有。這些題材和創作,今時今日到內地市場一定會碰壁。雖然五千年的華國文化能提供的素材還有很多,但卻並非港人所擅長,這當中,需要時間。”聞雋如此說道。
聞雋除了稍稍透露這一屆金像獎的評選結果外,還提到《無間道》有機會代表香江角逐明年的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內地、香江和寶島都有資格提交“申奧”片,三地各有一個名額。
內地由廣電總局討論決定,香江由電影製片家協會投票選出,寶島由電影戲劇協會做出甄選,競爭相當激烈。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選送的截至日期在每年的九月下旬。
香江電影製片家協會將從數部電影裡選出一部代表香江,結果在八月份公佈,聞雋認為《無間道》的可能性很大。
香江電影人對好萊塢有著別樣的感情,覺得角逐奧斯卡是一種榮譽。
林子軒經歷過一次奧斯卡,不那麼激動。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英雄》將代表內地參加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小雪的大冒險》也可能獲得奧斯卡的提名。
至於能不能拿到獎項,他不抱什麼希望。
林子軒看得出,聞雋想要有一番作為,甚至有成為香江金像獎主席的想法,言談中對金像獎過往的做法做了分析和評價。
並保證內地電影在金像獎上獲得公平的待遇。
香江金像獎說起來一直是香江電影人自娛自樂的一個獎,雖然也會有內地和寶島的片子參賽,但拿獎的機率不高。
港圈本來就保守和排外,在獎項上也是如此。
林子軒不介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聞雋一把,如果聞雋真能成為金像獎的主席,他就有機會改變這個獎項的玩法。
參與遊戲只能是旁觀者,改變規則才是創造者。
當天下午,林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