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讓周星持和葛尤在一塊演部片子,後來想想不靠譜,也就算了。
周星持和葛尤兩人的風格差別太大,在周星持的電影裡他是絕對的主角,雙主角的架構非常冒險,除非有人甘當綠葉。
相比較而言,劉德樺的表演風格中規中矩,不是那種另類,可以和其他演員搭戲,給雙方留有更多的合作空間。
馮曉剛這麼說主要是考慮到劉德樺在內地的票房號召力。
如果有了劉德樺,他的電影開啟南方市場就不用那麼費力了。
“我也希望來內地拍戲,有好劇本馮導可要記得我。”劉德樺回應道。
港臺明星來內地發展已經成為大趨勢,特別是在電視劇方面,在他們看來,在內地拍電視劇片酬高、待遇好、工作輕鬆。
馮曉剛回到房間,和徐繁說起了於東離職創業的事情。
他的心思活泛,進入這個圈子,拍影視劇,不只是為了藝術,更是為了賺錢。
他現在每年拍片子,拿片酬和股份分紅,有上千萬的收入,但賺錢沒有止境,不是說賺上一個億就退休。
對一些人來說,一個億可望而不可及,對另一些人來說,只是一個小目標。
馮曉剛看到於東離職,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說咱們成立一家公司,投資拍影視劇?”徐繁詢問道。
“我是這麼想的,這家公司主要投資我自己的片子,大部分的資金還是來自好夢,咱們從中分一部分利潤。”馮曉剛考慮道,“要是碰到合適的劇本,也可以投資,或者弄一批新人培養。”
馮曉剛是想從導演轉變成投資商。
以《手機》為例,兩千萬的投資,好夢拿出一千五百萬,他拿五百萬,這樣最後能分到四分之一的純利潤。
如果是導演的話,只能拿到片酬加票房分成,他投資自己的電影更有保障。
除此之外,他還可以投資其他影視劇,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