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名氣的演員也想借助這個機會在林子軒面前露個臉。
孫麗給自己鼓勁,走到林子軒和王鍾軍身旁。
“林總,我是……”孫麗自我介紹道。
“我知道,你叫孫麗,是個滬城姑娘。”林子軒溫和道,“在京城生活的怎麼樣?還習慣麼?有問題就和經紀人說,或者找我也行。”
“還好,謝謝林總。”孫麗趕忙道。
“既然來了公司,就是一家人了,別這麼客氣。”林子軒如此說道。
好夢公司盛大的首映式拉開了《無間道》在內地公映的序幕。
影片的市場預期很高,院線相當看好,排片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只有主旋律影片或者賀歲片才有這樣的待遇。
香江方面,各大院線聯合發行,劉德樺和梁朝維的合作是一大賣點。
雖然香江的電影人不看好這部安靜的警匪片,但觀眾的反響很好,大家看慣了套路,這種有新意的電影受到歡迎。
上映一週,香江票房突破一千八百萬,內地票房達到一千兩百萬。
雖說內地上映的城市多,但每座城市的影院比較少,票價較低,加上排片和盜版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票房不算高。
隨著上映城市的增加,打擊盜版力度的加強,內地的票房還有上升的空間。
主要是口碑很好,根據好夢公司的調查,《無間道》在內地影院的滿意度超過百分之九十五,觀眾普遍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
當然,也有人感到失望,覺得太悶,不好看。
按照香江電影人的說法,這是一部悶片,不是傳統意義的商業片。
在時光網上,《無間道》的評分是八點三,獲得年輕觀眾和影評人的認可。
有了這些資料的支援,足以證明了電影的成功。(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四章 稿子
孟淨坐在電腦前,桌上放著一杯剛衝的速溶咖啡,還冒著熱氣。
她喜歡一邊寫稿子,一邊喝咖啡,提神。
“在寫這篇稿子的同時,黃勃出演的《無間道》在內地的票房已經超過千萬,這不是一年中最好的檔期,能拿到這麼高的票房證明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值得觀眾進影院觀看。”
孟淨在寫對黃勃的專訪。
她記得采訪時黃勃非常謙虛,認為他在《無間道》裡的作用不大,主要是劉德樺和梁朝維兩人精彩的對手戲。
電影公映後,觀眾對黃勃飾演的傻強給予了認可。
在一眾香江明星裡,黃勃的表演不算太出彩,但有了自己的特點,觀眾看後不會說這個演員像誰。
黃勃不像誰,他就是黃勃,演員需要辨識度。
比如有女演員,別人稱她為“小鞏莉”,而不是稱唿她的名字,這不是誇她,沒人喜歡生活在其他人的陰影下。
孟淨對黃勃感覺不錯,因為黃勃性格好,願意配合。
就算問了尷尬的問題,黃勃沒有迴避,也不黑臉,態度友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娛樂記者和演員的關係變了,多年前,記者和演員可以做朋友,記者有報道的底線,演員願意坦承的交流。
娛樂記者充當了演員和讀者之間的橋樑,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到了現在,記者給演員挖坑,演員對記者防備,雙方儼然成了敵對關係。
尤其是年輕記者,總想弄個大新聞,偷拍跟蹤,毫不顧忌演員的個人**,突破了各種底線,把演員當成了賺取名利的工具。
孟淨身在娛記圈,早已見怪不怪。
她和黃勃聊天覺得舒服,沒有針鋒相對和故意為難,就像是朋友間的閒聊。
只有和演員面對面深入的交流,才能透過觀察和言談了解對方,單憑媒體的報道很難勾畫出準確的人物形象。
“從歌手到演員的蛻變之路。”
這是孟淨為專訪起的題目,對黃勃做了詳細的介紹。
黃勃人生的轉折點是參加了第一季的《華國之聲》,有意思的是當年那些和音樂公司簽約的歌手沒有成名,被淘汰的黃勃卻成了明星。
可見,任何比賽都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輸贏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將來。
“被淘汰後我坐公交車回家,說不失落那是假的,同時也有點輕鬆,總算是結束了,以後安安心心的工作,好好生活。”黃勃回憶道,“回到住的地方,我躺在床上睡著了,節目組打電話找我,說林總要見我,我那時還犯迷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