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3部分

藝片愛好者,大眾根本不瞭解這個人和他拍的片子,也不願意看那麼沉重的電影,就算在影院上映,票房可想而知。

國內喜歡看文藝片的觀眾真心不多,這裡不是歐洲。

有人覺得應該堅持藝術,不媚俗,不妥協。

有人卻在做著調整和改變,適應觀眾和市場,讓電影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大家對藝術的理解和定義不同,當初在電影學院一同學習的兩個人,如今在各自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送走了劉揚,林子軒和慕姍姍看著一大堆禮品。

“我記得你第一次去我家就拿了一包茶葉吧?”慕姍姍回憶道。

“我還請你吃了根冰棒呢。”林子軒想了想,補充道。

“那個也算啊,這麼說我被一根冰棒給收買了?”慕姍姍無語道。

兩人似乎回到了多年前那個炎熱的夏天,一起吃著冰棒走在衚衕裡,冰棒融化後的涼爽和甜味一直流淌進心裡。

第六百八十八章 現實

四月十五日,《我的野蠻女友》在香江舉行首映式。

於東帶著高園園等一眾演員前往香江做宣傳,當晚邀請了不少香江明星到場,《無間道》劇組的演員來了一大半。

影片在香江的發行方是江至強,他旗下有十幾家影院。

香江的院線大都掌握在大電影公司和大老闆手裡,江至強的院線只是中等規模,以上映藝術片和西方電影為主。

好夢公司在香江沒有根基,走不通院線的關係。

內地電影在香江的票房不高,一方面是影片不合香江觀眾的口味,另一方面沒辦法大規模的上映。

馮曉剛的《大腕的葬禮》在香江上映時只有六家影院,總票房不到百萬港幣。

香江的電影院線採用好萊塢的運作模式。

對於一部市場前景不明的電影,先在一兩家影院上映,如果觀眾反響強烈,單館票房成績優異,再擴大上映規模。

《我的野蠻女友》在內地票房大賣,但不見得在香江也能成功。

不過有了內地四千萬人民幣的票房基礎,江至強頗為重視,在旗下六家影院同時上映,這已經算大膽了。

畢竟,《我的野蠻女友》是一部小成本影片,沒有大牌明星出演。

於東到香江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電影助陣,第二個是考察香江的院線。

香江的電影市場不景氣,觀眾流失嚴重,不少電影院面臨入不敷出的局面,關門歇業的不在少數。

舉例來說,九零年香江有超過一百二十家影院,到了九七年金融危機爆發,只剩下不到九十家。

今年據說是七十五家,每年都有電影院倒閉。

電影產量銳減,影院倒閉,大電影公司收縮投資,香江電影進入嚴冬期。

於東來考察香江的院線,不是說電影院到了好夢公司手裡就能扭虧為盈,化腐朽為神奇,那不現實。

大環境如此,人力不可能扭轉。

這牽涉到好夢院線的產業佈局,香江怎麼說都是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好夢公司在這裡有一座電影院,相當於一塊招牌。

影院主要上映內地電影,這就叫賠本賺吆喝。

事實上,好夢院線在內地的六家豪華影院前期同樣無法盈利,需要公司補貼才能經營下去,否則只能關門。

尤其是淡季,基本上沒什麼觀眾。

在《我的野蠻女友》和《臥虎藏龍》的風潮過後,影廳內的上座率不足百分之十,週末也只是百分之三十。

林子軒準備在五月份舉辦好夢公司的電影回顧展。

把公司這些年所拍的電影重新上映,像賀歲片專場、文藝片專場和葛尤專場等等,看專場票價更便宜。

一個專場五部電影,原本是五十塊錢,現在只收二十塊,打折促銷。

好夢院線屬於私營院線,不像國營院線那樣必須服從上面的安排,可以靈活變通,自主經營,這是私營院線的優勢。

當然,這些活動和票價要向電影局報備,否則有虛假瞞報的嫌疑。

於東在江至強的介紹下,接觸了幾家瀕臨關門的電影院。

瞭解這些電影院的詳細情況,比如地理位置,影廳的數量和放映裝置的老化程度,影院有沒有欠債,得罪過幫派勢力等等。

好夢公司要收購一家正規的影院,不想牽扯到亂七八糟的事情。

於東在香江見到了周星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