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道。
孟淨聽說過好夢公司和張偉評不合的傳聞。
張偉評在演藝圈四處樹敵,這是一種炒作的手段,但不太被圈內人認可,覺得他過於功利,不值得深交。
“張億謀和張偉評這兩人的性格不同,張億謀內向,張偉評張揚,他們組合在一起算是互補,導演和製作人的模式在國內很常見。”林子軒評價道,“有了張偉評在前臺操作,張億謀可以安心的拍電影,不過我總覺得他們的組合不太穩定,性格差別太大,遲早鬧出矛盾。”
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流
林子軒對張偉評沒有好感,不介意點出他和張億謀之間存在的矛盾。
說白了,就是搞文藝的和搞投資的那些事兒。
九十年代初期,文藝界流行吃大款,那時候文藝工作者是一份高雅的職業,大款就是暴發戶,不受待見。
後來,大款們進入演藝圈,吃了不少虧,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於是,他們想掌握話語權,控制導演,控制明星來為他們謀取利益。
張億謀和張偉評就是如此。
張億謀紅遍歐洲的時候,張偉評還在賣盒飯,剛開始張偉評巴結張億謀,巴結上了就投資張億謀的片子。
到最後,心態膨脹了想控制張億謀,覺得自己是張億謀的恩人。
在娛樂圈,這種博弈一直在上演。
特別是電影產業市場化之後,資本將佔據上風,並全面影響電影行業的發展,好萊塢就是最好的例子。
“前幾天正式實施的新版《電影管理條例》,和九六年的舊版相比,有四個方面的重大改變,審查制度、合拍片、發行業務和外資投資國內院線。”林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