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馮導的新片,我有幸看到了樣片,很震撼,真是大場面,唯一的遺憾是裡面沒有我。”
為了主持好年會,黃勃做了不少功課。
他翻看了內地的晚會錄影,還有港臺的頒獎典禮,觀察他們的主持風格,內地的主持人過於正式和保守,港臺的主持人又過於誇張和放得開。
黃勃在年會的開頭做一個暖場,把好夢公司去年的業績梳理一遍。
帶著一點善意的自嘲和調侃,現場的氛圍頓時活躍了起來。
“這個黃勃有喜劇才華,他的表演很有特點,那部《我的野蠻女友》我看了,比那時候進步很大。”馮曉剛感興趣道,“他在拍《無間道》吧,我覺得可以繼續在喜劇方面發展。”
“他要考電影學院的表演系,將來不一定走喜劇路線,其實出演喜劇、悲劇和正劇都行,演員不用侷限在一個小圈子裡。”林子軒回應道。
“這還真是……”馮曉剛說了一半,沒有說完。
馮曉剛這大半年一直在外地拍攝《英雄》,對沒有合作過的演員不太熟悉,他是野路子出身,對於電影學院這樣的藝術院校的態度較為複雜。
常年遭受學院派的批評和打壓,他心裡難免有怨氣,但同時也有羨慕。
學院派在演藝圈裡是主流,背景深厚,以華國的導演協會為例,導演協會的高層幾乎都是學院派出身。
或者說是根紅苗正。
按照馮曉剛在國內電影行業取得的成績,早就有資格進入導演協會的管理層,至少也是個副會長,可惜到現在都不能如願。
就因為他不是學院派出身,可見學歷的重要性,學歷代表的不僅僅是學識,還代表著獲得同一層次人員的認可。
黃勃的選擇讓馮曉剛心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