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超過四千萬,香江票房更是高達五千萬港幣。
賀歲檔的《小雪的大冒險》上映一個半月,票房突破一億八千萬,打破國產電影的各項票房紀錄。
大家普遍認為這是好夢公司發力的一年,或者說是好夢年。
《英雄》是好夢公司今年最後一部上映的大片,按照上映時間來算,應該劃到明年,不過媒體願意把《英雄》當作今年的壓軸大戲。
《小雪的大冒險》雖說票房大賣,可在國內觀眾看來,更像是一部西方電影。
《英雄》才是地道的國產電影,具有代表性。
“你們只看到票房高的電影,我們也有賠錢的片子,只不過賠錢的片子都沒人關注。”馮曉剛如此說道,“電影拍出來就要給觀眾看,就要說到票房,我和姜聞他們說,咱們這部戲有那麼多明星,票房肯定沒問題。”
“你們想啊,以他們幾位的票房號召力,每個人兩千萬票房,這就上億了,這麼一算,就有了底氣,再說了,不是還有我麼?”馮曉剛玩笑道,“我想說的是國產電影還很低迷,我們拍這部片子是想吸引觀眾回到電影院裡來,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希望大家支援。”
這是實話,國產電影在經過好萊塢大片的衝擊後還沒有找準自身的定位。
這幾年,賀歲檔的低成本喜劇獲得了不俗的票房,不過這屬於差異化競爭。
用低成本喜劇片和好萊塢大片競爭,而不是用國產大片和好萊塢大片競爭,這就叫做差異化競爭。
看起來似乎國產電影有了起色,實際上是因為在製作大片方面的能力不足,才不得不用差異化抵抗好萊塢大片。
在《英雄》之前,國內的電影導演有過拍大片的嘗試,但均以失敗告終。
他們對大片有一定的誤解,認為大片一定要格調高,氣勢宏偉,拍出史詩感,結果拍成了大場面的文藝片,觀眾普遍反映看不懂。
大片不光要追求史詩感,最重要的是具有商業價值。
國內的導演大多拍文藝片起家,放不下架子迎合觀眾,導致投資打了水漂。
《英雄》既有大場面,又有大明星,還有商業性,至少讓觀眾能看懂。
馮曉剛負責商業化,姜聞負責藝術性,製作出一部雅俗共賞的國產影片。
“我剛才說這部片子好看,好看在哪兒呢?我們有一個好故事,這麼多明星精彩的表演,各地美麗的風光,動聽的音樂,片子整體的節奏,好看是各個方面綜合在一起達到的效果。”馮曉剛總結道。
第七百四十一章 偶像
趙莉穎從美國回到京城,參加今年春晚的彩排。
距離春節不到十天,時間比較緊張,不是她耍大牌,而是《小雪的大冒險》在北美的票房超出預期,臨時增加了不少宣傳工作。
這麼說吧,電影沒有上映前,美國那些收視率較高的電視節目她都上不了。
尤其是頂尖的綜藝節目,他們不缺少大明星。
隨著《小雪的大冒險》在北美連續兩週蟬聯票房冠軍,幾檔大牌的脫口秀節目對趙莉穎發出了邀請。
好萊塢是個很實際的圈子,只要能帶來價值,他們就會追捧。
不光是趙莉穎,那幾位英國小演員同樣如此,他們得到的機會比趙莉穎要多,英美兩國的文化背景相似,容易被美國觀眾接受。
一時間,他們成為了好萊塢的寵兒。
按照好萊塢業內的預計,《小雪的大冒險》在北美的票房可能達到三億美金。
從二月份到五月份,這三個月是北美電影市場的淡季,五月份進入了暑期檔,大片雲集,競爭才會變得激烈。
以當前《小雪的大冒險》的票房走勢來看,盈利空間很大,院線肯定不會提前下檔,甚至還要延長上映期限。
也就是說,影片能在北美的主流院線上映三個月左右。
由此推測,北美總票房將超過三億美金,全球票房大概在七億美金左右。
至於最終的票房資料,要到五月份才能統計出來,各個國家上映的時間不同。
目前來看,這是一部非常賣座的系列電影,培養出了一批忠實的觀眾,只要後續的影片保持同樣的水準,票房不成問題。
七部電影或許能創造出幾十億美金的票房和數百億美金的商業價值。
得出了這個結論,他們就想從中分一杯羹。
於東這些天身在好萊塢,忙著和美國的電影公司談合作,除了《小雪的大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