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5部分

,你有什麼感想?”有記者提問道。

“我覺得參加影展就像是選美,電影靠的是一股人氣,影展和選美都是凝聚人氣的活動,電影在本質上是都市屬性,就是要把人氣、把新聞炒起來,所以才要宣傳。”李桉回應道,“影片能在戛納得到認可,我感到很高興,這一年多的功夫沒有白費。”

這種觀念是好萊塢式的,內地導演對宣傳炒作並不熱衷。

你要說某位大導演在炒作自己的電影,他會以為你在罵他,實際上在好萊塢,宣傳炒作是正常的營銷手段。

只要不是那種惡意的炒作就行。

“為什麼不參加戛納電影節的競賽單元呢?”記者好奇道。

“我天性競爭不強,碰到競賽會想著退縮,跟我自己競爭沒問題,跟別人競爭我會很不自在。”李桉解釋道,“我比較喜歡沒有競賽的影展,選上是一種榮譽,觀眾來參加是喜歡看電影。”

“有競賽的話,場面會弄得隆重一點,讓你感覺自己很重要,其實也都是人造出來的,當然你可以享受一下。”李桉微笑道,“主要還是看電影公司的安排,我現在也皮了,一切順其自然。”

“《臥虎藏龍》會參加明年奧斯卡的角逐麼?您估計影片能拿到獎項麼?”有記者提出了一個媒體關心的話題。

“怎麼說呢,人在參賽的時候會被競爭的氣氛影響,我也沒辦法做到無動於衷,就是一種欲拒還迎的心情,大部分的電影工作者對影展都有這種心情,尤其是奧斯卡,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李桉回答道。

“包括世界名導都是如此,你以為他清高不在乎,得不得獎瀟灑的很,其實不然,而且大家都知道奧斯卡並不是以藝術作為絕對的判斷指標,得獎了也不能說你的片子藝術性就比別人強,但對奧斯卡大家卻都放不下,少有例外。”李桉繼續道。

“人人都想受到肯定,拿到奧斯卡獎盃,在全世界的矚目下出風頭。”李桉舉例道,“比如大導演庫布里克配合角逐過一次,整個人被帶到了那種氛圍裡,結果沒拿到,後來他再也不去了。”

“拍電影,帶影片參展,為的就是爭取最大的回報,既然參加了再講什麼都是多餘的,你就不能不在乎,只能是全力配合。”李桉總結道,“我對奧斯卡有期待,但勝負不是自己說了算。”

李桉的這番話相當坦誠,他不迴避想要拿奧斯卡獎。

他拿過寶島的金馬獎,也是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常客,但作為一位好萊塢導演,只有拿到奧斯卡才算真的被好萊塢的主流電影圈接納。

為了這個目標,李桉非常賣力,日程排得很滿。

六月到七月是亞洲的巡迴宣傳,八月份開始是歐美宣傳。

通常非英語片導演多半參加幾個主要區域的影展,做幾個採訪就可以了。

好萊塢是標準的宣傳模式,把世界各地的記者請來,集中到一個地點做訪問,再來幾個重量級雜誌的專訪。

由於是新型別的華語片,《臥虎藏龍》的宣傳較為密集。

歐美地區除了各大影展,歐洲各國,美國各地區還要分別做採訪,把宣傳做的極為細緻,加強影片的影響。

一個是為了電影票房,還要替奧斯卡之路造勢。

從八月到十二月,李桉會轉戰歐美各國,不停歇的跑行程。

到了十二月才是奧斯卡的衝刺階段,李桉會把重點放在洛杉磯,參加各種訪問,上電視節目,在酒會上和奧斯卡評委聊天。

這是衝擊奧斯卡的固定程式。

在接受訪問前要了解每一家媒體的性質和讀者群,有走娛樂路線的,也有專業的電影雜誌,還有時髦前衛的網路媒體。

他要針對不同的媒體調整談話的內容,吸引不同層次的觀眾。

能不能拿到奧斯卡獎一方面看電影,一方面靠公關。

李桉有過類似的經,他清楚能不能拿奧斯卡獎不是以藝術作為判定標準,奧斯卡更像是一門生意。

既然有拿獎的野心,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記者問了演員一些問題。

《臥虎藏龍》在戛納的成功讓幾位主演獲得了關注,尤其是俞菲鴻和徐晶蕾。

兩人在影片中精彩的對打贏得了外國女性觀眾的好感,以前的武俠片以男人為主,較為陽剛,女性觀眾很難接受。

男性觀眾同樣喜歡看兩位女演員的打戲,感覺賞心悅目。

在外媒的報道中,兩位女演員佔據了大量的篇幅。

採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