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賽。
內地足球界有沒有踢假球的現象,當然有,但這種事情不好拿來說。
這麼明目張膽的踢假球,完全不把足協放在眼裡,這是在對映足協或者體育總局的官員有問題。
至少是監管不嚴,甚至是同流合汙。
體育總局想必會反對《少林足球》在內地上映。
光是這兩點就足以給這部片子判死刑了,不改的話很難透過審查。
林子軒給出了修改建議。
片名可以改成《功夫足球》,然後在電影中安排一名形象正面的足協官員,由足協出面懲治大反派,還主角一個公道。
這是內地電影的標準做法。
只要周星持同意這兩點,其他的都好談。
香江電影人對內地的電影審查流程一知半解,在審查《少林足球》的時候,除了文藝界的代表,還會邀請佛教、武術界和體育界的代表參與。
如果佛教的代表認為有問題,那電影就要做出相應的修改。
“你們出個價吧?”負責洽談的香江人如此說道。
《少林足球》就是打著“少林”的名號吸引觀眾,影片中用的都是少林功夫,這是一個宣傳噱頭。
說起少林寺大家都知道,牌子夠響亮。
要是改成《功夫足球》,噱頭沒有了,在宣傳上也沒辦法和少林寺掛上鉤,效果會大幅降低。
還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修改劇本,太過麻煩。
再說,周星持的喜劇片是誇張搞笑的無厘頭風格,安排一名足協官員出場和整體風格不搭調。
關鍵是他們不想改名字。
香江人是用做生意的方式談事情,他們覺得好夢公司是想找理由抬高價碼,只要花錢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林子軒讓於東不要再談了。
他在總局是有關係,事情有操作的餘地,但因為你們不想改名字就搭進去他的人情和關係,不值得。
在總局的人情可不是錢能換來的。
雖然合作沒有談攏,但買賣不成仁義在,林子軒還是請周星持吃了頓飯。
吃飯的時候,有香江人抱怨,說在香江聽到好夢公司的名頭很大,在內地電影圈子裡沒有辦不成的事,沒想到還是不行。
他們會找其他電影公司合作。
“我們要是辦不成,在內地就沒有幾個人能辦成。”於東如此回應道。
這兩天他負責和香江人談。
香江人自我感覺良好,把香江的那一套搬了過來,認為有周星持做票房保障,內地的電影公司根本不會拒絕。
態度上相當傲氣,就是不願意改電影名字。
他們的心態還處在香江電影昌盛的年代,覺得自己了不起,不看重內地市場。
如果真的看重內地市場,別說是改名字,就是改劇情和換演員都會照做。
林子軒不認為內地的電影審查制度非常合理,可既然想來內地賺錢,就要按照內地的規矩來,否則遲早會碰壁。
除了心態,香江電影人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變。
不能把內地的觀眾當傻瓜,內地不是他們的提款機,缺錢了拍一部爛片過來撈一票,這恐怕是香江電影人的真實打算。
這些話林子軒不會和周星持說,兩人的關係沒到那個份上。
即便現在說了,也不會引起重視,只有等到他們真的想進入內地市場了,真的重視起來了,才能真正的談合作。
合作需要誠意,他沒有看到對方的誠意。
香江人並不相信於東的話,只覺得好夢公司名不副實。
林子軒不在乎,有沒有實力不是說出來的,好夢公司不接手,能把《少林足球》引起內地的企業真的不多。
就算韓三評也不敢打包票,不是說這件事辦不了,而是不值得。
七月初,《臥虎藏龍》從全國的院線下檔,總票房達到三千八百萬。
相對於八千萬的投資,這個票房有點拿不出手,媒體上出現了唱衰的聲音,認為好夢公司賠錢了,武俠大片沒有出路。
單看內地票房的話,的確如此。
他們沒有把海外版權的收益算進去,或者說故意忽略了。
與此同時,《臥虎藏龍》陸續在亞洲各國上映。(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三章 學習
黃勃站在建國門的人行天橋上,面帶微笑,看著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車輛。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