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慶祝方式,逐漸在內地流行起來。

看起來要比在餐廳吃飯更為高雅,美其名曰酒會,國內電影行業的國際化就從喝香檳和辦酒會開始了。

在場的明星們端起酒杯互相聊天,記者們做了簡短的採訪。

作為影片的導演,林曉玲同樣是酒會的主角之一,受到記者的關注。

“林導,你以後是繼續拍這類劇情片,還是走文藝片路線?”有記者提問道。

“我想這並不矛盾,重點是要有好劇本和優秀的演員,就像這次合作的張凱莉老師和李雪建老師,讓我收穫很多。”林曉玲回答道。

“你對這部電影滿意麼?有人說不如你兩年前拍的《回家》?”記者追問道。

“我當然滿意,每個導演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自己滿意的影片,在這個階段,我對它非常滿意。”林曉玲如此說道,“不過我最滿意的電影永遠是下一部,存在腦海裡的,沒有拍出來的電影總是最好的。”

應付了記者,林曉玲端著酒杯來到林子軒面前。

“那記者是不是想挑事啊,這種場合問這個?”林曉玲不滿道。

“算了吧,當記者的總想弄個大新聞,不用管他。”林子軒無所謂道。

只要不是故意搗亂,林子軒一般不會管,這是好夢公司公關部門的事情。

林曉玲回答的很得體,以前那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子變得成熟了。

“酒會快點結束吧,我的行李還沒收拾好呢。”林曉玲鬱悶道。

林曉玲要帶著父母前往國外旅遊,明天的飛機,跟團走,這回是去歐洲,能遊覽好幾個國家,大半個月的時間。

“到了國外注意一點,記得打電話回來。”林子軒交待道。

華國的出國遊專案剛剛起步,雖然他們找的是正規的旅行社,不過旅遊線路和各種配套服務還不完善,小心無大錯。

一個小時後,酒會結束。

林子軒和韓三評告別,帶著林曉玲開車回家。(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

林子軒和慕姍姍從機場回來,感覺家裡清靜下來,坐在院子裡,春日的陽光照在花花草草上,充滿了生機。

實際上,他們家沒有幾口人。

林曉玲不經常回來,林伯清喜歡住在以前的老房子裡,林子軒和慕姍姍忙著工作,不過還是覺得這個家很熱鬧。

如今林曉玲帶著父母去了歐洲,院子裡就少了那份熱鬧。

林子軒覺得一個家庭裡有老人和孩子才算完整,老人的嘮叨和孩子的嬉鬧不可或缺,否則過得就沒有滋味。

小雪的年齡太小,沒有跟著出國玩,為此還很不高興。

倆人下午會去幼兒園接女兒,這原本是林伯清或者鄭秀蓮做的事情。

幼兒園離他們住的地方不遠,只隔了兩條街,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多,幼兒園成了稀缺資源,尤其是聲譽好的公立幼兒園,更是成為家長們的首選。

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誰也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原來的起跑線是中學,現在到了幼兒園。

小雪在幼兒園裡很受歡迎,她是個聰明的孩子,會把林子軒給她講的童話故事講給其他孩子聽,有些故事是沒有公開發表過的。

幼兒園的老師知道小雪的家庭背景,不會感到驚訝。

林子軒和慕姍姍來到幼兒園的時候,還沒到放學的時間,不過幼兒園門口擠滿了前來接孩子的家長,以老年人居多。

鄭秀蓮喜歡接送小雪上幼兒園,趁著這個時間還能和其他老年人嘮嘮嗑。

談論的無非是自己的孩子和孫子輩,回憶孩子的小時候,長大了繼續操心,一旦說起孩子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林子軒站在人群中有點小尷尬,他不認識這些老人,但老人們對他卻很熟悉。

聽說是鄭秀蓮的兒子,老人們講起了林子軒小時候的故事,這都是和鄭秀蓮聊天時得到的情報。

慕姍姍微笑著站在一旁,和林子軒拉開距離。

她覺得有趣,很難看到林子軒這種尬尷的神情,對於林子軒的小時候她也想了解,以後可以用來打趣。

這些老人自然認得兩人,知道他們的身份。

或許沒見過林子軒,不過肯定認識慕姍姍,看過她主持的節目。

然而,老人們這時候只拿他們當作子侄輩,而不是演藝圈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