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拆臺,那樣會造成負面影響。
華影集團和華國電視臺的代表支援於東的說法。
論起拍攝女性題材的電影,國內也有幾位頗有名氣的女導演,比如李少虹。
李少虹是和田狀狀一個年代的人。
她七八年考入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分配到京城電影製片廠,拍攝過多部優秀的女性題材影片,在國際上拿了不少獎項。
如今自己出來單幹,在京城成立了一家影視公司,以拍攝電視劇為主。
有記者覺得只有像李少虹那種有生活閱的導演才能執導《渴望》的續集,拍出味道來。
為什麼要選擇一位年輕的導演呢?
“時代在改變,我們認為年輕導演更能理解當下年輕人的想法,能給影片注入新的元素,至於這位記者懷疑林導的執導水平,我個人建議你去看一下林導以往的電影作品再做判斷,我們既然選擇了林導,就對她有充足的信心。”於東如此說道。
於東說的沒錯。
以《回家》為例,這部電影展現了兩個年代普通家庭的生活,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
林曉玲把這兩個年代裡一家人的情感生活拍的極富感染力,還能和時代融合在一起,沒有突兀感,這就證明了她的執導能力。
雖然影片在國內的票房慘敗,卻不能否認它是一部發人深思的好電影。
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這位記者不是跑娛樂新聞的。
經常混演藝圈的記者對林曉玲並不陌生,別看這位林導年輕,卻有拿得出手的資。
在電影學院上學期間,林曉玲就得到了包括鄭洞添在內的多位老師的讚揚,畢業作品拿了大獎,是學院裡的風雲人物。
電影學院九七年畢業的那一屆學生,有兩個人以導演的身份闖出了名堂。
一個是林曉玲,還有一個是賈章柯。
賈章柯憑藉《小武》在國際上拿了一些獎項,受到國外電影人的關注,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成為第六代導演的佼佼者。
不少記者還知道除了自身的努力,林曉玲在圈子裡有著深厚的背景。
好夢公司的老總林子軒是她的哥哥,她和馮曉剛、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