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5部分

“現在學校裡還是應試教育,你會讓孩子留在家裡學習麼?還是說讓孩子到國外上學?”記者追問道。

這是有先例的。

國內有位著名作家認為學校教育讓孩子沒有尊嚴,用考試分數作為評級體系,學校沒有心靈教育,素質教育流於形式。

於是,此人讓孩子在家裡接受教育,並親自編寫了十本教材,注重傳統文化的培養。

為了讓孩子全面發展,還增加了哲學、法律、健康和自救等科目。

“學校教育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我還是會讓孩子到學校上學,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交際能力,我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林子軒如此說道,“至於是不是到國外讀書,我認為中學教育應該在國內,上大學這個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到那時她應該有自我判斷的能力了。”

這是林子軒的真實想法。

以他的經濟能力,在家裡給孩子請家教完全沒問題,在有些人看來家庭教育是精英教育,學校屬於大眾教育。

但林子軒不想孩子和社會脫節,學校是孩子踏入社會之前的最後一站。

在學校裡學習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基本的人際關係。

媒體並沒有因為林子軒的話而停止對韓含的報道,一旦牽扯到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話題就會把韓含拿出來作為例證。

他們不是多麼的重視韓含,只不過韓含剛好成了一個代名詞。

記者採訪林子軒的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各方的評論不一。

林子軒無意參與到教育話題的討論,沒有做出回應,繼續忙自個的事兒。

不到一個禮拜,他收到了一封來自滬城的信件,寫信的人正是韓含。

在信中,韓含感謝了林子軒的關心,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和迷茫,他不想上學,在學校裡覺得壓抑,他不想看到老師鄙夷的目光。

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未來充滿迷茫。

在信的最後,韓含提到他正在寫一部長篇小說,把自己在學校裡的經寫出來,他期望能夠得到林子軒的指點。

林子軒給韓含回了一封信,鼓勵他繼續創作,同時也不要放棄學習。

對於韓含的小說,林子軒答應會向出版社推薦,以韓含現在的熱度,只要小說的質量不是太差,沒有不出版的道理。

如果出版社再借助韓含炒作一番,成為暢銷書不是沒有可能。(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三章 知遇之恩

七月初,林子軒被推選為京城作協的副主席。

京城作協擬定召開“林子軒作品十年研討會”,邀請京城的作家和文藝理論家對林子軒近十年來創作的小說和影視作品進行討論和總體評價。

京城作協採取的是理事會制度。

理事會主席一名,副主席七名,秘書長一名,駐會專業作家和合同製作家若干。

駐會專業作家是終身制,無論是否繼續創作都能從作協領取工資,待遇等同於公務員。

合同製作家屬於新事物,從八六年開始實行。

在合同期間,作家從作協領取基本的生活費用,同時每年必須在省市級以上文學刊物上發表或出版不低於十五萬字的文學作品。

合同製作家也分為駐會、專職、兼職和掛職等。

林子軒屬於駐會作家,不過不是終身制,他沒趕上好時候,如今作協取消了終身制。

和合同制不同,他沒有硬性的寫作任務,比較自由。

林子軒是九六年加入的京城作協,以他在國內文壇的名氣早就可以撈個一官半職了,可上面的位子就那麼多,除非有人退下去,才能輪到他。

國內論資排輩的現象相當普遍,只能慢慢的熬資。

今年京城作協理事會剛好有一位副主席生病住院,估計幾年內沒有出院的希望。

林子軒前往醫院看望過那位副主席,現在應該是前副主席了。

既然頂了人家的位子,就算平時沒什麼交往,這時候也要表現出對於前輩的尊重。

成為京城作協的副主席只是向上的一小步,整個作協的體系極為龐大。

各地的作家協會都是華國作協的分支機構。

華國作協共有主席一名,副主席十四名,主席團委員三十名,這四十五人組成了華國作協的最高權力機構。

林子軒現在是京城作協的副主席。

他的升級之路是京城作協的主席,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