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產品,就是那款聊天軟體。”林子軒解釋道。
他回頭看了看在人群中有些落寞的馬總,馬總和周圍的人不熟識,搭不上話。
“等會讓人送一件大衣給馬總,他們南方人過來估計沒有準備冬衣。”林子軒交待道。
林子軒在花城呆過,知道南方的冬天暖和,只要穿件外套就行,不需要棉襖和厚實的大衣,馬總恐怕對京城的寒冷程度預料不足。
“行了,你去忙吧,我讓人買一件來。”慕姍姍答應道。
首映式現場就有好夢公司的工作人員,這只是一件小事,不難辦到。
隨著舞臺上的燈光亮起,首映式進入倒計時,大廳裡的嘉賓在服務人員的引導下坐到自己的位子上,準備觀看首映式。
馬總和其他廣告廠商的位子安排在一起,稍微靠後。
坐在最前排的是國內電影行業的領軍人物和《大腕的葬禮》的主創人員,像是韓三評、王鍾軍、馮曉剛和葛尤等人。
首映式請了一位電影頻道的女主持人來主持,她請林子軒和馮曉剛上臺致辭。
兩人在臺上回顧了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互相調侃了幾句。
接下來是電影的主創們登臺,葛尤和關之林等一眾演員講述拍攝時候的趣事,其中提到了葛尤和關之林的吻戲。
那段吻戲的確拍了,不過在剪輯的時候被馮曉剛給刪掉了。
葛尤向賀姐解釋了這段吻戲,賀姐當時是同意了,在拍攝當天,賀姐來到了拍攝現場,情緒不怎麼好,和葛尤吵了兩句。
慕姍姍和徐繁隨後勸了賀姐,才把事情安撫下來。
刪掉吻戲並不是因為這件事,而是馮曉剛覺得葛尤和關之林接吻的調子不搭,看起來不怎麼協調,有點彆扭。
或者說兩人的畫風不對。
如果這是一部港片,那沒問題,可這是一部內地電影,不能讓內地觀眾感覺不好。
所以,最後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留下一個懸念,達到喜劇的效果。
主演們聊完,氣氛活躍好了,開始放映電影。
馬總是南方人,對於京味喜劇不怎麼感興趣,觸動不了他的笑點,他更為關注的是影片裡有關企鵝公司的廣告。
《大腕的葬禮》裡有一段講了網際網路熱潮,順帶給企鵝號做了一個廣告。
這個廣告不明顯,主要是電影裡的廣告太多了,大大小小的有二十多個廣告。
雖然馮曉剛把廣告巧妙的嵌入到了劇情之中,能讓觀眾會心一笑,可廣告太多難免讓觀眾覺得無奈,感覺就是看了一廣告大片。
植入廣告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就會毀掉一部好電影。
《大腕的葬禮》在廣告的安排上還算合理,再加上這就是一部搞笑的賀歲片,觀眾的要求不高,只要好笑,能帶來歡樂就行。
觀眾其實很容易滿足,關鍵是電影的製作者們用心了沒有。
只要在製作的過程中真的用心了,觀眾是能夠看得見的。
電影放到一半,有人給馬總送來一件大衣,說是林子軒的安排,擔心馬總不適應京城的天氣,特意讓人買來的。
馬總看了看大衣,上面還有商標沒有拿掉,的確是剛買的。
他對大衣的價格不太瞭解,這種呢子大衣至少也要幾百塊,當然,值多少錢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對方的這份心意。
馬總確定自己是和林子軒第一次見面,對方看到他穿著西裝,就讓人買了大衣過來。
這說明林子軒是一個用心替別人考慮的人,而不是一個只考慮自己的人。
馬總覺得溫暖的同時,也受到啟發。
好夢公司能做的這麼大,成為國內民營影視公司的領跑者,應該和林子軒的這份用心有關,對合作夥伴的用心,對電影的用心。
開公司和做產品,只有對使用者用心,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獲得使用者的信賴和支援。
馬總穿上大衣,忽然覺得這部電影挺有意思,不是那麼的無聊。
他對和林子軒的合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電影放完,掌聲響起。
這是一部合格的賀歲片,只為博取觀眾一笑,沒有太過深刻的內涵,大家的心情都很放鬆,不會說這部片子沒有藝術性什麼的。
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問了馮曉剛對電影票房的預期。
“沒有盜版,一個億都有可能;有盜版,一千萬可能都不到。”馮曉剛如此說道,“我們聽說市面上已